《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
作者:张洁 时间:2023-05-02 11:08:40 我要投稿!
【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通过“啄字鸟找错”、“梳理课文内容”等形式掌握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语;通过演故事活动,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锻炼语言表达力。(重点)
2. 审美目标:通过分析文章重点语句,认识智者、愚者、谋者形象;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寓言的魅力。(重点)
3.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改写古诗的方式理解故事情节的创造思维能力;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辨析生活中的谣言。(难点)
4. 文化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寓言和文言文的魅力并进行写作,从而增加文化自信。(重点)
活动一:传声筒,感谣言
1.趣味游戏:传声筒
游戏规则:老师随机选择一组同学参加活动,该组第一排的同学打开并记住纸条上的话,然后悄声传给后排的同学,依次传递,由最后一位同学复述纸条上的内容。
注意:每人只能说一遍
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在传声的过程中,语言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传播,容易变味。让学生体会不准确的表达。
2.解释名言: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翻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市井本来没有老虎,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教师总结:在传声的过程中,语言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传播,容易变味,偏离述说者的初衷,因而成为谣言。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关于谣言的故事——穿井得一人。
3.根据节奏读课文。
4.找到翻译错误
强调重点字词(及:等到 国人:国都中的人 闻:传闻 不若:不如)
活动二:演故事,明谣言
据图片提示,梳理并演绎这个故事。看谁演得最生动?
活动要求:
1.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宋君;
2.为人物设计动作、神态,增加表演生动性;
3.扮演国人和宋君的同学需要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语言。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并学习清楚的表达。
活动三:编故事,正谣言
1.提问:假设宋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明确:
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家中多了一个人手”,表述不清。
②闻而传之者:对事实未经调查就开始传播,道听途说。
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越传越广。
2.活动:请你改编这个故事,以纠正故事中的谣言?
3.思考:你认为改编的故事和原来的故事,哪一个更好?
明确:引出本文文体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4.深入:为什么"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这样离奇的传闻却可以在整个国都传得沸沸扬扬?
【比较阅读】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明确:爱看热闹的冷漠,盲目从众的心理,轻易相信的愚蠢,不加证实的懒惰。
道理:谣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
活动四:联生活,止谣言
问题:对于以上消息你持有怎样的看法,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材料:XBB1.5毒株(新冠病毒变异体)在美国登顶并且已经传到中国,此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肚子,会引发严重的腹泻。医生建议准备蒙脱石散,蒙石散是治疗拉肚子最有用的药。
尾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做智者,
不给谣言插上翅膀!
【布置作业】
词语填空: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谣言?
1.找一则生活中的谣言,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写不少于200字的感想。(必做)
2.以“谣言”为写作内容,学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字数不限。(选做)
(寓言:一般以较短的篇幅,讽刺性的语言,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的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优点:以趣味游戏为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氛围较活跃;学生课堂参与程度高;以活动课的形式展现文言文是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2.不足:在演故事时不够尊重学生主体性评价,不够尊重学生主体性;课堂时间把握需加强,课堂最后稍显仓促。
3.改进措施:演故事可以选择2组学生演绎,让学生点评,应尊重学生看法;整个课堂应加强详略意识。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