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单元目标

1. 感受作品表现的家国情怀,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3. 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句,学习做批注。

学习目标

1. 运用圈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例。

2. 采用朗读法与批注法,品析课文,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

朗诵感悟抒情句,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

一、新课导入

屏显:烈士遗骸归国视频

网友评论:志愿军战士的遗骸为何出现在韩国?

明确:同学们看到的是第八批烈士遗骸归国的视频。从地图上来看,朝鲜与我国接壤。而1950年6月,美国却悍然越过了三八线,将战火烧置鸭绿江边,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就意味着美帝国主义将他们的炮弹架在了我国的边境上。这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所以,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我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这说明抗美援朝实际上就是一场(    )的战争?(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是的。当时有一个叫魏巍的同志,他来到了战场。他的任务本是调查美国战俘的思想状况,可当他任务完成后,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赶到了前线。他亲眼目睹了志愿军战士与美国军队奋战时的英勇顽强,亲耳感受了美国军队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亲手触摸了被鲜血浸透的土壤。《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就作者在朝鲜战场激动的情况下,从他的心头跳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结识这群“最可爱的人”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抗美援朝的历史距离现在的学生,年代久远,难以共情。他们大多不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也不懂得抗美援朝的意义。利用网友的评论来引起学生的思考,用中韩朝的地图,让他们直观地感受,美国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这一行径的危害性,真正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同时通过战场的描述,引出魏巍采访的事实,从而了解写作背景,为后面的“以读传情”铺垫。

二、以读陈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为嘉宾解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曾几度哽咽,几度流泪。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让康教授泪洒现场呢?

屏显速读课文,圈出关键信息,概括文中与“最可爱的人”有关的三个事例。

(锦囊1:谁+哪里+做了什么)

预设——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阻截敌人的逃路;

马玉祥在火中救朝鲜小孩;

我与战士在防空洞交谈

(锦囊2:地点+事件,为每个事例拟个小标题)

预设:松骨峰战斗、火中救朝鲜小孩、防空洞聊天

(设计意图:本单元继续学习圈点批注法。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时,必须做到有法可循。而圈点法的使用,就使得概括事件这一任务简单化、直观化,能够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圈点法的妙处,从而学以致用。)

三、以读会神

教育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我们班的机灵鬼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于是他们在微信群里这样讨论:

屏显(一)微信聊天记录视频:

 学习委员:@班长 班长,孙老师今天那个小标题,是不是还可以再琢磨琢磨?

 班长:我觉得“松骨峰战斗”改为“血战松骨峰”更有韵味。

 副班长@班长:那“火中救朝鲜小孩”改为“冒火救孩童”,不更简洁?

 团支书@学习委员:那不是把老师的都改了?“防空洞交谈”也改为“笑谈防空洞”?

思考:

1. 你是否同意微信群中同学的观点?

2. 请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进行品读,做好批注,同组交流,随后分享。

锦囊3:可关注人物、环境描写、用词或、句式;还可关注标点、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血战松骨峰:

预设1:对烈士遗体画面的描绘,表现了志愿军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示了战斗的惨烈。他们是我们的偶像,也是我们的英雄。

预设2:我认为“血战松骨峰”更好,因为它更能表现出战斗的惨烈与悲壮。“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8小时”“300多敌人”与“全摔碎的枪支”“满山都是的机枪零件”,背后是悬殊的军备条件与长时间的殊死搏斗,对比之强烈。可见他们的英勇顽强与视死如归。

预设3:文段中的动词——“摔”“扑”“抱”“掐”“握”“衔”“扣”,生动写出了战士们战斗时的有力、坚定、果敢,也写出了战斗的惨烈。

(板书英雄主义)

火中救朝鲜小孩:

预设:“火中救朝鲜小孩”加上“朝鲜”二字,更能体现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连他国的小孩都爱的战士,怎能不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怎能不伟大呢?所以改为“火海救朝鲜儿童”更好。

(板书国际主义)

笑谈防空洞:

“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三“笑”一“兴奋”,通过品读战士的语言和神态,我读出了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感受到了他爱国精神

(板书爱国主义)

(在学生找出句子时,适时指导朗读。如松骨峰战斗里的数字、动词要重读。通过读来感受战士的英勇无畏、对敌人的恨。)

小结选定的小标题为:血战松骨峰、火中救朝鲜儿童、笑谈防空洞

(设计意图:余映潮老师曾提到语文教学一定要杜绝“碎问”,黄厚江老师认为学习活动要有群体性、层次性、交互性。所以结合两者,我将多个问题整理为一个主问题——你是否同意微信群中同学们的观点?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以这个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采用批注法与讨论法、结合朗读法,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此活动中,又体现了“读”“说”的语文素养。)

四、以读传情

国家有这样的军人,我们有这样的战士,怎能不骄傲?如何不自豪啊?他们就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祖国的少年和青年!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赞美,朗读者栏目想向观众推荐这篇经典的通讯。

 屏显:

 1.魏巍是著名演员张译在部队里的老首长,《朗读者》栏目组邀请张译去做本次《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推荐官,他深情朗诵的这一段,你是否喜欢?说说理由。

(预设:张译朗读的是文中的1-3段,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吗?——四个排比句,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面貌,抒发了对战士们强烈的赞美之情。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有利于感染读者。)

2.如果你也收到了《朗读者》栏目组的邀请,你会推荐哪一段呢?自己美美地读,然后上台展示,要求说明理由哦!

 流程:

(1)上台朗读,注意情感。

(2)读完说推荐理由,句式:我之所以推荐这段,因为

  预设:8、12、14、15段。因为这些段落都运用了感叹句、排比句、反问句、反复等,学生很容易找到。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句子的特点及作者抒情的方式串讲进去,让学生体会两次朗读的不同。

示例: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第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他们确实时我们最可爱的人!

此段在指导朗读时,应关注它的修辞(排比)、人称(朋友、你)、祈使句等,本段以朋友的身份与读者进行交流,使人倍感亲切诚恳,朗读时要让读者也能产生共鸣,所以不能读得太急、太高亢,而应以中速朗读。在娓娓道来之间,感受那奔流在文字间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而读14段时,则应抓住反复的手法,“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优秀之花”“祖国之花”要重读,指导学生可以加上动作,让骄傲和自豪在胸间回荡。(个别读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采用齐读)

学生展示时,出示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

(设计意图: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咏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所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有感触的、最有特色的抒情句来反复“浸泡”、朗读,并配上背景音乐展示,更能感受作者的情怀,这种赞美之情也就不再是作者的,而是所有参与者的,从而达到共情的目的。)

五、以读明志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因为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那个年代,我们祖国的少年和青年用鲜血和生命浇开了如今的幸福之花!

 齐诵

 屏显“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又闻侠骨香。”“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百年风雨过,赤心未蹉跎。山河已无恙,钢枪我接过。因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六、布置作业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恰逢清明时节,请同学们用笔抒写一段文字,表达对厂窖烈士的崇敬与怀念。

(设计意图:厂窖惨案的历史,不容忘却。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学习用魏巍的这种抒情方式,来表达对当地烈士的崇敬与怀念,做到读要结合,学以致用。)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