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背景、赏析

王安石《泊船瓜洲》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春,王安石再度拜相,从江宁(今江苏南京)北上,途经瓜洲(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写了一首《泊船瓜洲》的七言绝句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的行程当是由长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乘船至在北岸与京口隔江斜对的瓜洲,然后沿运河北上。诗的起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他“泊船瓜洲”后隔着一衣带水的长江回望京口;后面“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则是隔着重重叠叠的山峦遥想钟山(今南京东的紫金山),表达其别江宁后的对江陵的依恋之情。作者是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但幼时随父王益宦游各地;在他十七岁时,王益定居江陵,后卒于江陵通判任上。他为父守制,至二十一岁始入京应礼部试成进士,步入仕途,在出仕前长期住在江陵。他四十三岁时丁母丧,奉母柩归葬江宁的钟山,服丧期满后曾留在江陵授徒讲学。五十四岁罢相后,他仍回江宁,知江宁府,所以这次起复相职、再次入京,是从江宁起程的。江陵是他的第二故乡,钟山是他的父母坟墓的所在地。这是他度过青少年时期而以后常回来居住的土地。他在《忆金陵三首》之一中云:“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可见其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之深。这里有他的对岁月、对生活的回忆。这首《泊船瓜洲》诗的前两句只写了他在瓜洲近望京口,远望钟山;句中只见三个地名和三地间的距离,而其中自有深情在。

京口、钟山在江南,作者这次别江陵在春季。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写当前的春到江南之景,而所表达的仍是其对江宁的依恋之情。句中一个“又”字,表达的是其岁月之感。这句是王安石诗中的名句,以句中一个用颜色字作动词的“绿”字而为人所称赏。

这一个字写出了生意盎然、绿遍大地的春色。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记,“绿”字在原稿上初作“到”字,改为“过”,再改为“入”,又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对这个“绿”字的用法,钱鍾书在《宋诗选注》中云,“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举丘为诗“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为例,并对王安石之“选定‘绿’字”,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其实,以颜色字用作动词,早在唐人前也已屡见,如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所云:“《春秋》‘丹桓宫楹’、《周颂》‘亦白其马’、《史鉴》‘秦始皇伐其木,赭其山’、《汉书》‘二千石朱两轮’、班孟坚《燕山铭》‘朱旗绛天’……此法用者多矣。”在此,似大可不必推求王安石之选定“绿”字是“沿用”唐人句法,还是与唐人“暗合”。他的这种为了最完美地表现一个意境而不惜在遣词选字上反复推敲的创作精神,总是可贵的。而且,他之最后采用“绿”字,可能不是仅就本句孤立地考虑而是联系下句考虑的。只有用这一“绿”字,才能与下句上下呼应,彼此钩连。对此,将在下文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写景物,从景语中透露离情,末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则直表情思。作者刚离江宁,才到瓜洲,就已经仰望“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中语)的一轮明月而叩问“何时”是归期了。这句情语与上句景语,似脱实粘。上句写岸草已绿,这句就用王维《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意,因见草绿而动归思。上句的“绿”字与这句的“还”字是暗相绾合的。作者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初登宰辅位,年仅四十九岁,锐意变法,勇往直前,但在推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且新法也有不完善处,渐见弊端。到熙宁五年(1072),变法已呈败局,他多次请求解除相职,两年后才获准回到江宁,而为时不久,再度拜相,实非所愿,曾两次请辞均未获准,只得北行,所以行程才开始已萌归意。入京后,他屡次谢病求去,到熙宁九年(1076)终于再度罢相,实现了他的明月“照我还”的愿望。从此,他“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之二),在钟山下过着优游林下的生活,写了大量寄情山水的诗篇。从“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题舫子》)、“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山中》)诸诗句,可见其退归后闲逸的心情。但追求学以致用与向往田园生活、用世与归田,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人生矛盾。作者在这一用舍行藏的问题上,其内心也是复杂而矛盾的。从下面一首《秣陵道中口占》,可见其退归后与闲逸心情并存的另一面的心情: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勤将白发,下马照清溪。

作为一位曾是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晚年回首平生,感慨系之,发为如此悲凉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