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读后感800字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8-19 14:39:36 我要投稿!
【第1篇】
不一样的童年 不一样的精彩 ——《童年》读后感
有人说,童年是快乐无忧的;有人说,童年是充满幻想和惊喜的;还有人说,童年是充满亲情温暖的……我以为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有着幸福的过往。可是,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童年却充满心酸和坎坷。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创作的,它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甚至让人窒息的生活。主人公阿廖沙四岁时,父亲逝世。他随母亲到了外祖父家。之后母亲又远走他乡,四处漂泊。阿廖沙从小与外祖父母相依为命。但是外祖父因为缺钱,十分专横、残暴,还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外祖父的自私残暴、舅舅们的唯利是图,让阿廖沙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他的童年是那么的不幸和悲惨,但是他并没有被磨难压垮,而是斗志昂扬,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
再看看我的童年,有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万般疼爱,多么的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啊。虽然我在充满爱和欢乐的环境中成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经常冲家人乱发脾气。而阿廖沙呢?他从小就失去爸爸,又没有妈妈的疼爱,除了外祖母,没人关心他 ,疼他。想到这里,我为我的任性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无知啊。
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心里只想着依赖父母,让父母为我遮风挡雨,从来没想过要为父母分担,没想过要学会自己独立成长。而《童年》的阿廖沙唤醒了我,教会了我,让我知道,要学会独立成长,要像阿廖沙一样,坚强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创造属于自己精彩的人生。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年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更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做一个自强自立、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改变那个任性的我,不再惧怕困难、害怕失败,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愿每个孩子都能跟我一样,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我要把我幸福的童年当成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努力去谱写我未来人生精彩的篇章。
【第2篇】
磨难铸就坚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许多他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即使身患疾病,他也时刻想着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革命的熔炉中将自己锻炼成了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是啊,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在于面对挫折时的钢铁意志,更在于为国家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保尔这样的人。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悲伤交响曲》……但你可知道,当他努力并接近成功时,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双耳失聪。起初,贝多芬整天处于悲伤与痛苦之中,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继续努力并为命运的不公而斗争。
贝多芬是一名同命运斗争的勇士,同样,我国古代的司马迁也是如此。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当年他为李陵辩护,不幸受辱,但他并没有就此沦落。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选择了后者,他忍辱负重,经过自己多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本书至今还在被我们诵读。
历史上像他们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不屈不挠的英雄,例如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
2020年初,疫情爆发,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免让人们有些惶恐,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其吓倒,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抗疫,抵御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有力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坎坷并不止一次:2008年汶川地震、2003年“非典”疫情、1997年大洪水……在这些危难面前,中国人民总是勇敢地同其斗争,并坚定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危难。我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5000年并继续蓬勃发展的原因吧!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我无比的敬佩着保尔的坚韧意志以及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在我心中,他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意志如钢铁一般坚硬。我想,我们青少年应该向保尔学习,学习他的钢铁意志,也要学习他的永不言弃,更应学习他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第3篇】
梦想不灭 未来可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想,每个人都会为这个梦想而奋斗。暑假,我读了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主要介绍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她看不见自由翱翔的鸟儿,也听不见旁人不经意的笑声,只能置身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死一般的沉寂中。此刻的小海伦只能与痛苦与绝望相伴。就在这时,小海伦的天使——安妮·莎莉文小姐来到了海伦·凯勒身边,她像道光,照亮了小海伦被禁锢的命运。
在安妮小姐的帮助下,七岁的小海伦,每天不分昼夜地读书,手都磨出了鲜血。在不懈努力下,海伦·凯勒终于考上了哈佛的德科利夫学院。她成功了,马克·吐温的夸赞她用笔征服了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残疾实属不幸,但她将“不幸”的音符,演奏成“不屈灵魂”的交响曲。命运的摧残并没有让她放弃,反而成为她的动力,她不是钢铁却胜过钢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海伦·凯勒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我认为是梦想:为了梦想,她时时刻刻充实自己,为美好的明天积蓄力量;为了梦想,她蔑视困难,勇敢的迎接生命中的暴风骤雨;为了梦想,她努力的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新概念单词一长,我就放弃背诵:一本书我的爱好相悖,我就草草地读;文言文一长,我就漫不经心的对待。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终于明白——努力才是实现梦想的奠基石。
书中有一句话:“在我假象的视觉的有限空间里,我应当挑选一把钥匙,能在最短的空间内去开启藏有最大宝藏的地方。”是的,想让梦想成真就该这样,先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再努力而坚定地走下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我实现梦想的指路明灯。
【第4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从小就向往大海,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梦想,投身于他所热爱的航海事业。
在他十几岁那一年,他的朋友邀请着他一同航行。在航线上,他们遭遇了暴风雨,险些葬身鱼腹。回到了陆地后,鲁滨逊安分了一些,两三年后他重拾信心的他再一次踏上了甲板,继续开启了他的旅程。谁知鲁滨逊刚刚驶出港口没多久,他们就遭受到了海盗的打劫。幸运的是,海盗船船长看见鲁滨逊年纪轻轻,可以有一番作为,就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几年后鲁滨逊靠着自己的主角光环和一个小男孩逃了出来。回到陆地后,鲁滨逊在陆地上开办了一所种植园。看到这里我本以为鲁滨逊肯定会安安分分地经营他的种植园了,可是鲁滨逊非但没有,反而再次出海航行。
但这一次,鲁滨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的船因为暴风雨而散架了,人们大的数都被茫茫大海所吞噬,但鲁滨逊再一次靠着他的主角光环活了下来,他被海浪拍到了一座荒岛的海岸上。在岛上,鲁滨逊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通过海难后,大船遗留下来的物资搭建住所,圈养牲畜,打猎,航行,烧制陶器,甚至在岛上的第四年吃上了自己亲手烤的面包,日子过得非常惬意。我忽然想到,鲁滨逊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舒适的生活,我们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在岛上度过了十几个年头后,鲁滨逊偶然发现了非洲食人族的迹,他害怕极了,为此还生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五六天才痊愈。过了两三年后,鲁滨逊偶然撞见了食人族吃战俘的画面,鲁滨逊虽然很厌恶他们的恶行,但善良之心的发作还是让他救下了那个战俘。因为他们是在星期五相遇,所以给鲁滨逊就给他取名为“星期五”。看到这,我想:鲁滨逊虽然害怕和讨厌食人族,但他依然救下了战俘,他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他们二人在这个岛上二十八年后,离开的机会来了。鲁滨逊二人发现了一艘被劫持的英国商船,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救下了船长等人,帮助他们夺回了商船。经过商议后,鲁滨逊大发慈悲,并没有带他们回国接受必死的审判,而是把劫持犯流放在了岛上,教会他们生存技能,给他们留下了必要的物资,才放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回到家乡后,鲁滨逊本以为自己二十多年没回家,肯定没人记得自己,他会穷困潦倒的过完余生,谁知回到他的种植园后他发现他的老管家在他流落荒岛的日子里一直辛勤的帮他打理着园子,把种植园打理的蒸蒸日上。我被老管家的忠诚深深地感动了,他对主人是多么的忠实啊。
读完了这本《鲁滨逊漂流记》,我懂得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美好的生活,还要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第4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读后感
金玉磐石,由绣锤千锤万打而就;希望成功,由信念滴水穿石而成。
——题记
黑夜笼罩天空,连月光都吞噬了;绝望笼罩心灵,连希望都消散了。恍惚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猛然在那布满老茧的手上铺展开,亘古的纸书立马将我拽入保尔的心中。
自幼丧父,童年苦难,勇于反抗的保尔被封建的神父趋赶,心狠手辣的堂倌把悲伤的保尔暴打,在此,保尔种下了坚持的种子。
战风蔓延到家乡,靠着一股钢铁般的信念,他拿了红军的枪,立誓要保家卫国,可随机而来的敌军又销毁了武器。生活的打压并没有使他丧失斗志,他还是偷藏了枪,扛起了信念的大旗。
可恶的“恶魔”总喜欢损人利己。保尔因告发入狱,可他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的信念钢印已深入骨髓,无畏拷打,生死不惧……看着看着,我也悄然在心中播撒出一寸土地,那种子也在迅速生长。
但他仍不放弃,转战祖国,可命运却无法放任他的成长,生活又为他蒙上一层阴影——腿被打伤,高烧不退,师长牺牲,头部重伤……无一如狂风烈雨般使劲捶打着心底纤弱的草儿。
他的右眼被豆大的雨点打到失明,眼前只有无尽的虚无和阴霾。但他硬生生地用残缺之眼战场潜心磨炼,悟出“钢铁意志”之理,拼尽全力拨开层层阴霾。此刻,他宛若巨人般跨越了生活的重峦叠嶂。
病情又加重,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生活的摧残使他蒙生了自杀的念头,内心的玫瑰也几度枯萎,而一束光就这样照了进来。
在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犹如将死之人的境况下,《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完稿,小说也备受赞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拿着新的武器,全身心地战斗,那如星辰般遥远的愿望此刻却触手可及。保尔就这么从命运之手中夺回了一切!
遍布泪痕的糙纸将我拉回现实,“天使”是公平的,它只是检验能不能抓住机会的人而已。人生不免碰壁,生活不免失望,可拥有一颗纯粹的初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提动笔尖,我为人生写下一个逗号,让我能够继续书写下去……
【第5篇】
珍惜生命 成就梦想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也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安妮·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她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习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书中的三天,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
这三天对于海伦凯勒真的是奢望。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五千多天的光明,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是否都充分利用这天赋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了吗?
“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
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人类贡献一点力量。”海伦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