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提到诗歌,就想到了我们古老的《诗经》。那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收集汇聚了很多史前时代的诗歌。这些诗歌淳朴,保存了相当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可以通过诗歌,考察先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状态,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学的意义极为重大。可惜的是,这是一部删节本,经过了儒家圣人孔夫子的删减编辑,才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如果孔子不删减,留下三千首的规模,那不啻于一个文化的大宝藏了。

按照朱光潜先生的研究,诗歌这种形式,出现的时间比文字还要早。这是因为,语言出现了以后,诗歌的形式就相应地出现了。而且,最早的诗歌,其实还没有现在的诗的形式,叫做歌更适合。它的主要功能是抒发愉悦的功能,还有祭祀的时候用的祝祷词。这些其实是诗歌的早期来源,到了后期,经过逐步的发展,才从古体诗发展到近体诗,重视格律了。现在,我们一说到诗歌,基本上都是说的近体诗。人们创作和研究,也是以此为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诗论》,探讨研究的是诗歌的多个层面,包括来源、韵律、发展过程等等,最主要的是他引用了一些外国的诗歌理论,来综合参究。横向比较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诗歌和外国的诗歌在创作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国诗歌虽然是以现代体为主,但是在节律上也并不是没有要求。比如十四行的诗体,它在节律上就很严格,这和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很相近。诗歌是语言和情感表达的艺术,人类虽然民族语言不通,可是还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诗歌也就相应地具有共同点。

就如书中对中西方诗作的不同点以及相同点的看法和判断。在书里面,朱先生对于中西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作者的语言具有意简精辟的特点。作者指出,在自然诗方面,西诗偏于刚,中诗偏于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一样呢?作者也做出了解释,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狂风暴雨,峭壁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微风细雨,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一样的原因。在爱情诗方面呢,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前,所以称赞容貌倾诉爱慕者最多。而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后,所以爱情诗里面写得最好的往往是惜别悼亡的。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最后,总的说来,西式诗歌以直率胜,中式诗歌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这就是我学习这本书所带来的结果。

总之,朱光潜论诗,结合了中西文化精粹,深刻总结了诗的本质和内涵,以及新诗写作的经验,促进了中国诗的发展,朱先生清新脱俗的笔调,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子对诗的创作和追求。正如作者在《谈文学》中写道:“世间有许多对文艺不感兴趣的人干枯浊,生趣索然,其实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残废人,或是本来生机就不畅旺,或是有畅旺的生机,因为滞塞而受摧残。” 朱先生就像一个智者,引导我们走进中国诗,走进文艺,走进他富足的精神世界,在诗的海洋里遨游,远离低俗趣味。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