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华丽,三寸忧伤
作者:王梓萌 时间:2021-05-15 18:43:59 我要投稿!
晨风微凉,绿茗飘香;阳光流淌,笑容飞扬;他,天生没手没脚,却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他,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
——题记
人生路慢慢,漫漫人生路。一切都如青烟般易逝,回首,记忆却依旧那么清晰。每个人的人生都不设限,不论贫富,不论外貌,决定一切的或许还是那份令人叹为观止的毅力吧。他——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残疾人。他一出生就人人都有连四肢也被上帝剥夺,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上,跌倒再跌倒。最不乏的就是人们的冷眼嘲讽。经历漫长挫折与黑暗。从失望到绝望再到充满希望,他要告诉那些曾经对他冷嘲热讽的人们什么叫永不放弃的精神,什么叫做奇迹,“不可能”这个字眼也会变成“可能”,在心灵强大的旅程上做一个强者。他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写进了这本名为《人生不设定》的书里并成为自传。
即使没有手脚去接触这个绚丽的世界,但他也能用说话触动人心。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决定我们将来的,不是环境,是态度。”脑子回放着这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那个叫沉思的东西:不论机遇顺逆,只要认清目标,积极面对,生活其实满是祝福。
尘封在大脑中的记忆也被击碎,一件件事例如今还历历在目。
张海迪——身残志坚。她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她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历程。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另外还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了对社会能有所贡献贡献,她曾给农村的孩子当过老师,还曾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还用学过的无线电技术,在山东省莘县广播局做无线电修理工。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在人间》,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想到这里,不禁联想到我自己。我那好的不像话的生活,真是奢侈。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脸傲娇,无所畏惧。从不把一些事情放在眼里,无忧无虑着。而此时才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潜能,只是在于有没有努力让自己“发光”,“发亮”罢了。他虽有身体上的缺陷,却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迹。他永远不放弃的精神,激励我们朝梦想勇往直前,让我们的脚步追上梦想。他就是力克.胡哲。
当往事随风逝去,空留一纸素,白信笺,再回首,信笺书满回忆,那么清晰,努力的汗珠,漫出心头。
我曾被困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极目远眺;我曾穿梭在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中游目四顾寻不着河;我曾徘徊在灯红酒绿的大街上,无处安放青春;我曾驻足于光怪陆离的画廊橱窗外无处安放灵魂......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设定,都把握在自己手里。几静的窗户透出安慰,笔直的长队飘出甜味......
曾经,少年不羁。
曾经,少年得意。
上帝是公平的,夺走了一些人或事,却又守护了那份真与情。一尺华丽,三寸忧伤……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