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美丽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追求完美,崇尚完美无缺,但我认为,残缺也不失一种美丽,而且这种美更有独特魅力。

——题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一个中秋之夜,因思念他远方的弟弟而创作。苏轼和他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幼时,他俩形影不离,感情非常深厚。可长大后却各奔东西,难以相聚。中秋之夜,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伤感地想:“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但他转念一想:“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这首佳作不正是折射人世间残缺的美丽吗?难道我们能不为残缺之美而为之感叹吗!

海伦·凯勒

20世纪初,一个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已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个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残疾女子,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

今天,当我们读到她的著作时,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她那残缺的生命所绽放初的美丽而赞叹吗?

啊!残缺,你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美得让人陶醉,我为你赞叹!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