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放言(其三)》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2 15:40:28 我要投稿!
白居易
名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导读】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曾写了五首《放言》诗赠给他。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赴任途中,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原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②,不用钻龟与祝蓍③。
试玉要烧三日满④,辨材须待七年期⑤。
周公恐惧流言日⑥,王莽谦恭未篡时⑦。
向使当初身便死⑧,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①放言:不受拘束地说话,放:放肆,放开。②狐疑:犹豫不决。③钻龟:古代占卜时,在龟壳上钻灼,以裂痕定吉凶。祝蓍(shī):古人占卜的工具,蓍即蓍草,古人用它的茎占卜。④试玉要烧三日满: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俶真》:“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⑤辨材须待七年期:作者原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史记·司马相如传》的“正义”说“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⑥周公:名姬旦,周武王弟,周成王叔。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流言于国”,说周公要害成王并取而代之。周公恐惧,就避于东。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⑦王莽:字巨群,汉元帝皇后侄,他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为了收揽人心,常表现得谦恭退让,后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未篡:还未篡位。“未篡”一作“下士”。⑧向使:如果。
【译诗】
送你个办法让你判断不再犹豫,
不必去使用钻龟与蓍草来鉴别。
区分玉的真假要烧三天的时间,
辨识好的木材也要七年的限期。
当年周公避江东是因流言恐惧,
王莽在篡汉前也装得非常谦虚。
如果他们在当时就早早地死去,
那么一生的真伪又有谁能分清?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诗一开头“赠君一法决狐疑”,是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接着“不用钻龟与祝蓍”一句,先说不是什么而是什么,却又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颔联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从自然景物入手去说明,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诫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