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实《民立报出版日少屏索祝爱赋》原文+鉴赏

昆仑顶上大声呼,共挽狂澜力不孤。起陆鱼龙鳞爪健,处堂燕雀梦魂苏。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千万亿年重九日,自由花发好提壶。

【鉴赏】

此诗作于1910年。这年的旧历重九,《民立报》在上海创刊。朱少屏当时在该报任职,因报纸创刊,就向周实索取祝辞。周实挥笔而就,写成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气势雄壮,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昆仑山,我国最大的山脉,西自帕米尔高原之葱岭发脉,沿新疆、西藏自治区界入内地。作者在此意指站得高。“挽狂澜”语本韩愈《进学解》: “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于既倒。”这两句是希望《民立报》站得高、看得远,为革命大造舆论,使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挽救国家命运,这样,革命力量就不会感到孤单了。作者抓住报纸这个舆论工具的特征,以 “登高而呼”来期望《民立报》能宣传革命,鼓舞群众。这样的气势,确能给人以力量。

颔联,紧承首联,希望《民立报》在唤起民众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起陆鱼龙”,自平地而升腾起来的鱼龙,比喻奋起的革命志士。“鳞爪健”,比喻革命者意气昂扬。“处堂燕雀”,《孔丛子·论势》载: “先人有言,燕雀处堂,子母相哺 (喂食),煦煦然 (暖和的样子) 其相乐,自以为安矣。灶突 (烟囱) 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及己也。”这里用以比喻那些安于现状、不知国家危亡的人。“梦魂苏”,从梦中苏醒。这两句把前联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希望通过《民立报》的宣传,使革命者能够信念更坚定,精力更旺盛,使那些安于现状的人能够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去冲毁封建专制的大堤。

颈联,用比喻来说明《民立报》的另一重要任务是铲除恶势力。“羞依附”,耻于像蔓生植物那样依附于别的草木。“荆榛”,丛生的荆棘,比喻社会上的恶势力。《民立报》不应像两边倒的草木那样没有原则,要独树一帜,坚持革命立场。作者在同题另一首诗中也说:“愿替群生标赤帜,耻随凡卉斗红装。”不仅如此,还要靠《民立报》的宣传去团结人民,共同起来,去剪除社会上的恶势力。革命的任务仍是很艰巨的,铲除“莽莽荆榛”需要不懈的斗争。作者对《民立报》的希望是很大的,如果说首联是总写希望的话,那么,中二联则是分写,一是宣传群众,壮大队伍,二是团结起来,共同对敌。这两项任务也是紧密结合的。

尾联,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重九” 为旧历九月九日登高节,也是《民立报》创刊日。“提壶”,鸟名,亦谓饮酒。革命胜利后,虽千年万年,人们也会在这遍开着自由花的国度——资产阶级共和国中,纪念《民立报》的创刊日,沽酒提壶,登高痛饮。尾联高瞻远瞩,气魄宏大,既表现了对《民立报》的殷切希望,也展示了作者对革命的积极态度和必胜的信念。

周实的诗,雄劲奔放,富有革命激情。他在《无尽庵诗话》中说:“慨念国魂不振,奴性难锄,思以淋漓慷慨之音,一振柔软卑下之气。所作诗都鸣钲伐鼓,激烈铿锵,有惊四座、辟万夫之概。”这首诗就体现了这种慷慨之音。它虽是祝辞,却能高标独树,震人心魄。不仅是对《民立报》的期望,也是作者的自勉,更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