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1 15:57:05 我要投稿!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鉴赏】
此为悯民诗。《清史稿》卷四十三灾异志载:“顺治三年平乐永安州大旱,二月至八月不雨。台州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绍兴府自四月至八月不雨。金华府属旱,东阳自四月至九月不雨,浦江旱。南昌各府自五月至十月不雨,大旱。秋,萍乡、万载大旱。”诗中反映的可能即斯年三楚亢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苦况。
首联,“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按理诗人家乡金华府兰溪县已进入梅雨期,是收麦插秧的大忙季节。诗人说,兰江、衢江的风送来阵阵寒意,好像真到了麦子成熟期。《礼记·月令》:“孟夏麦秋至。”意为初夏麦子丰收季节到来。可是此年气候反常,因久旱不雨,麦子到了五月籽粒仍干瘪无实,令人忧愁。颔联,“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难望岁,即很难指望有收成了。农夫心急如焚,望眼欲穿,好容易盼到天空布上乌云,但又并不下雨。一次又一次失望,使其忧心忡忡。此联工整,写农夫心境如在眼前。颈联,“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宕开一笔,生发开去,放眼四海,境界为之开阔,思想转向深沉。南自江陵,东至江、浙,西达彭城的三楚地区连年灾荒,现在又遭大旱,对全国经济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众所周之,今江、汉、两淮、钱塘、泗水、沂水流域乃全国重要粮产区,“民以食为天”,举国都注视这片地区的农业丰歉。两年的失收,使全国发生饥荒,饿殍遍野,哀鸿满地。诗人面对此景,痛苦极了,显示出关心民瘼的责任感与高尚情操。尾联,“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诗人目击心伤,悲愤地问天,人民生命像被倒挂着一样危急,粮食仓库断绝了来源,你为何要这般过不去,苦苦地作对呢?其实,诗人是借骂天而骂人,因为荀子《天论》有明训: “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诗人向自明末至清初的一个个治政不明的统治者发出责问,显示出战斗性。
“笠翁之曲,工部之诗,俱得力于兵火丧乱,可见文人遭遇,无境不可,不必定为太史公以名山大川为有益之地也。”(莫愁钓客、睡乡祭酒为李渔传奇 《巧团圆》所写批语)李渔的诗词亦不例外,其沉郁悲抑之调,确类杜甫,其语言通俗明快,又似香山,皆取得相当成就。此诗独具风采,笔触之酣畅泼辣有不减元明人处,直摅胸怀,自然流畅,不假前人斧斤,故而开了 “性灵”派之先河,袁枚《随园诗话》云: “李渔词曲尖巧,人多轻之,然其诗有足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