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尹《岁暮登黄鹤楼》原文+鉴赏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鉴赏】

公元1659年,永历帝由滇边逃入缅甸,南明小朝廷宣告覆亡。此时,为抗清而奔走于河南等地的陈恭尹见大局已定,只得怀着无家无国的深痛巨创,颓然南归。他年末途经武昌,在黄鹤楼头登临送目,写下了这首寄慨遥深的诗章。这首诗,不仅显示出关切现实的特色,也表现出颇值得称道的时空安排上的意匠经营。

我国的古典诗歌,历来讲究时空设计,注重诗的时空构图美学,因此,日本有学者曾称赞中国古典诗歌是“时间中的图画”或“图画样的时间”。《岁暮登黄鹤楼》一诗也是如此。

前四句着重写空间而时空交织。首二句画出岁暮时草木凋零的郊原景象,展现出旷远迷茫的境界,这,既是特定的岁暮景物的写照,也是诗人的家国巨痛大悲的流露。如果说前两句是粗线条的意笔挥洒,那么,三、四句一写“鄂渚地形”,一绘“汉阳山色”,那就是特征景物的工笔勾勒了,长江中的沙洲本是静止的,诗人却化静为动,写沙洲在风涛中起伏浮沉,这不仅使静止的事物具有动态的美,烘托了长江赫赫的声威,而且表现了诗人心潮的澎湃;汉阳的山色本也是静止的,可是青苍一片,却居然渡江飞来,这样,就把巍然不动的青山写活了,气韵显得更加生动。

后四句采取的是时间与空间分设对映的方式。第五句化用崔颢《黄鹤楼》的诗意,昔人已去,白云千载,概括了长远的时间,暗喻家国巨变的深慨。第六句写空间,一笔勾画了诗人自己的遗民形象,复兴无望,只好南归,悲愤之情见于言外。最后两句自然无迹地运用关于黄鹤的故典而化出新意:鹤飞不返,写时间的悠久;无处托仙翎,状空间的狭窄。这里,言在此而意在彼,字面上是写人间世上没有黄鹤容身之地,实际上是抒发故国陆沉、江山易手的悲哀,说“莫怨”而其怨愈深。总之,诗的后四句一句写时间,一句写空间,有虚实相参而动静相生的美学效果。这首诗的结句,也特别值得称道,它从空间这一角度着笔,精彩地运用了大小映照的艺术手法。“仙翎”指黄鹤,诗人以世间之大和黄鹤之小作了强烈的对照,偌大的世间却容不了小小的黄鹤,暗示故国已经不堪回首,这样,形象就更加警动,所表现的哀思愁绪就分外凄侧动人。杜甫的《孤雁》诗有“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之联,《江汉》诗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之对,《咏怀古迹》有“万古云霄一羽毛”之句,都是在空间上作大小映衬的艺术设计,而使人产生新奇的美感。陈恭尹诗的结句艺术其来有自,从这里可以看到艺术的民族传统不可割断,艺术技巧也有它的历史继承性和持续发展性。

清诗,是古典诗歌史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初期,在一些诗人兼爱国志士的琴弦上,常常弹奏出历史的哀怨。“在三家中最以性情胜,往往有悱恻哀丽的语句” (泽田总清: 《中国韵文史》)的陈恭尹,在黄鹤楼上历代诗人的大合唱里,吟唱的就是这样一首令人黯然销魂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