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雨》原文·徐泰屏

一场如约而至的早春细雨,让我在习惯遗忘和沉默的日子里,又一次想起了诗圣杜甫那首《春夜喜雨》,并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直读得云水声响,音韵悠扬。

在离开课堂30多年和接受了一场场春雨的洗礼之后,我在芳草萋萋、花树摇曳的江南,蓦然觉得这首五言律诗,原来是如此贴切、传神与生动。特别是那个“潜”字和“润”字,让人在早春二月的山山岭岭,逼真形象地看到了春雨初来时蹑手蹑脚的模样,以及霏微细雨那无比温柔而妩媚的形态。

杜甫的诗句,既让我们诗意地领略了春雨的美丽,又让我们找到了一条深入春天的路径。那如烟似雾的霏霏细雨,是季节抽出的动人情丝,在春风的吹拂下,飞絮一样充满了江南的天空,晨露一样酥柔着江南的土地。空蒙、迷离的细雨,用入心入肺的轻柔与摩挲,让因为寒冷而生硬的季节,慢慢地变得情动于衷和柔情似水。“霏微细雨湿衣裳”啊,早春的江南细雨,细细地落满吴越古道,落满汉山楚水,然后在农人们的用心感受和觉悟下,成为一种生活的经验,定格为一句句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农谚和箴言。

如果说早春的细雨还带着几分腼腆和矜持,那么惊蛰时节的春雨,就显得大方和畅快了许多。这春雨不再是“无声的、极细的雨”和“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衣裙的雨”。在隆隆的雷声中飘洒而下,有声有色的惊蛰之雨,使一幢幢立于小桥流水之畔的江南屋宇,有了清脆悦耳的檐滴,让山野里的沟沟渠渠有了潺潺的流水。一只又一只青蛙在惊蛰的雨中,争先恐后地爬出了冬眠的洞穴,在或大或小的水田里,在亦方亦圆的池塘中,兴奋地“咕咕咕”叫个不停,仿佛在欢呼和喝彩,与隆隆的春雷一起,构成了一曲大自然的奏鸣曲。经过惊蛰之雨沐浴的一树树垂柳和一茎茎小草,也赶场般生出了鹅黄嫩绿的叶芽。那些肥瘦有别、高矮不齐的一株株油菜,更是用一朵朵黄灿灿的小花,把广袤的田野开成了一片片金色的海洋,使江南的春天变得丰满性感、妖娆多姿。

接下来的清明雨,以其固有的霏霏之态,更具气势和规模。江南大地水满池塘,河流丰沛充盈。这时候,总有一只只春燕斜斜地飞成风景,总有布谷鸟的声音湿漉漉地穿透清明的雨幕,成为一种深情的呼唤,让青箬笠、绿蓑衣的农人们,把一块块涨满春雨的田垄,弄出了一地的犁耙水响。在清明雨纷纷下过之后,山花就一个劲儿地开了,树木就急匆匆地绿了,竹笋就削尖脑袋钻出了地表,那一颗颗生着白玉一般须芽的稻种,就一天天长成了茁壮的秧苗……清明雨是春天的极至之雨,它让江南的春天花枝招展、热闹非凡。

从立春到雨水,从惊蛰到春分,从清明到谷雨,江南的春天,总是充满了淅沥的雨声。一场又一场张弛有度、舒缓有序的春雨,在孕育和完美江南春天的同时,也让人们懂得了热爱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