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之属《麻油鸡》

麻油鸡,准确的说法是麻油烧酒鸡,美味的关键在三种主要材料:麻油、米酒、鸡肉,缺一不可;麻油尤其是灵魂。烹煮麻油鸡都先用麻油爆香老姜,爆到干皱才拌炒鸡肉。

麻油即胡麻油,乃台湾农村的特殊产品。麻油与老姜是奇异的组合,两者互相发明,能立刻爆发雀跃的气味,汹涌袭鼻。

麻油鸡风行于台北,麻油却以台南为尊。好麻油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气味,诱引我们的感官。我品尝过最佳的麻油是阿姨所馈赠,她自己买黑胡麻,亲自监工,委请台南大内乡的榨油师傅焙炒,炊煮,压榨,这种传统榨油法所得的麻油最香。榨油技艺端赖师傅经验,胡麻焙炒过熟,所榨出的油偏黑,略带苦味;反之,火候不足则香味寡矣。

胡麻即芝麻,晋朝葛洪《抱朴子·仙药》载:“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麻油自古即带着食疗精神,台湾人咸信它有温补作用,乃冬令进补圣品。

米酒以台湾烟酒公司的红标米酒最佳,我用过许多农村私酿的米酒,大抵酒精浓度高,味道皆不如烟酒公司的“米酒头仔”纯良。红标米酒大幅涨价那几年,卖麻油鸡的、卖姜母鸭的、卖羊肉炉的不免都减少米酒用量,或以其他米酒取代,简直造成了台湾社会的灾难。

红标米酒瓶身以粉红、深红双色套印,有稻穗图案,俨然形成一种美食的图腾。此酒风味甘纯,是独特的料理酒,台湾家庭厨房的标准配备,它支撑起台菜的基本味道,形成台菜中的米酒文化,举凡煎煮炒炸,非它莫办。台北市武昌街“雪王冰激凌”甚至推出麻油鸡冰激凌,此物之魅力,可见一斑。有人用生啤酒煮麻油鸡,那是不理解麻油鸡本质,盖啤酒最多仅能散发出麦香,烹煮后已了无酒香。

焦妻常告诫我:吃果子要拜树头。她生第二胎时,为了感谢她生了两个亲爱的女儿,我亲自帮她坐月子,每天煮麻油鸡:老姜不刨皮,用菜瓜布刷干净,切片爆香;再略炒汆烫过的鸡腿肉,不加盐,并以米酒代替水炖煮,直到酒精挥发。直到今天,我暇时仍会煮麻油鸡饭孝敬家人,工序跟麻油鸡一样,只是将米泡在麻油鸡汤里煮熟。

有了麻油鸡,坐月子的女人更美丽。几乎所有的台湾人出生时都跟着妈妈坐月子,通过母奶,吮饮人生最初的酒香;那酒香,是妈妈的味道,也是台湾故乡的味道。

坐月子吃的麻油鸡,若加入当归、红枣、枸杞、黄芪等补血益气的中药材更佳。台北市吉林路“菊林麻油鸡”就添加十几种中药材,熬煮出的鸡高汤相当迷人;可惜店家大力推荐的“麻油鸡丝饭”鸡肉太柴又乏香,不如一般的嘉义火鸡肉饭。

麻油鸡的鸡肉必须能挽留细致的质地和滑嫩而弹牙的口感;汤味须浓郁而清甜。“景美曾家麻油鸡”选用肉质较结实的仿仔鸡,麻油香完全渗入肌理,并有效煮掉酒精,保留米酒的甘甜;它的油饭亦好吃,香软,不显得油腻。有人煮麻油鸡习惯加入糖、胡椒粉调味,我对这种烹饪蛇足,期期以为不可,麻油鸡完整而自足,实不宜胡乱用其他调味料干扰。

姜母鸭亦是台湾人补冬的风味小吃,两者却颇有不同:姜母鸭的吃法像火锅,整锅上桌,下置炉火续煮,食用过程会一直添汤续料;而坊间的麻油鸡都论碗卖,断无边吃边煮的现象。

台北稍具规模的夜市,如果缺少麻油鸡摊位,恐怕是很值得自卑的事,诸如士林夜市“万林”、晴光夜市“金佳美食麻油鸡”、松山夜市“施家麻油鸡”、宁夏夜市“环记麻油鸡”、辽宁街夜市“(金佳)阿图麻油鸡面线”、南机场夜市“阿男麻油鸡”、华西街夜市“好吃麻油鸡”、景美夜市“曾家麻油鸡”、板桥南雅夜市王记麻油鸡……地缘关系,我最常吃的麻油鸡是木栅路三段“顺园美食”,狭仄的店面接近路边摊格局。我居住木栅时吃了十几年,却还不知道老板尊姓,他煮的麻油鸡实在香,瓜仔肉饭也惹人馋涎。

麻油鸡有一种亲情特质,一入口即觉得温暖;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寒冷,一碗即解亲情之美,一碗就抚慰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