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原文与鉴赏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原文】: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1),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2),狂夫瞿瞿(3)。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鉴赏】:
诗歌源于生活,感物动情,发言为诗。宋人邵雍说,感动之情有二:“身也,时也”,“一身之休戚,则不过贫富贵贱而已了;一时之否泰,则在乎兴废治乱者焉。”(《伊川击壤集序》)《东方未明》,既是诗人感于身之作,又是诗人感于时之作。
这是一首以一个极富戏剧性瞬间场景反映下层人民劳役之苦的诗篇。诗歌写得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有哭有笑,含有既幽默又辛辣的讽刺力量。东方天还没亮的时候,狗腿子们就隳突东西,叫嚣南北,催促着人们起床应役。诗人从酣甜的睡梦中起来。懵懵懂懂,胡里胡涂,抓起衣裳就往身上套,套来套去套不上,原来两只手臂伸进了裤管,一双粗腿蹬进了衣袖。颠来倒去,费了好大劲儿总算把衣裳穿好了,可是时间已经晚了,狗腿子们拔下篱笆上的柳木桩子怒眼圆睁,恶狠狠地等在那里,气得诗人说不出话来。这首诗唱出了诗人对频繁劳役的不满和愤慨。我们如同亲身感受,从心底里憎恨狗腿子们仗势欺人,同情役夫们的悲惨处境。
诗歌分三章,写是的“东方未明”时发生的悲剧。三章之间,步步推移,情节连贯,逼得人们手忙脚乱,慌作一团,无所适从。首章写狗腿子们摸黑进村,呼唤人们赶紧起床应役,急得诗人穿错了衣裳。“颠之倒之”,令人啼笑不得,极为生动极为形象地表现了诗中主人公摸黑穿衣裳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暴露了社会的不公,用语十分精炼。次章接着写狗腿子们依仗主子的权势狂呼乱叫,命令人们立即出门应役,吓得人们更加慌乱。“倒之颠之”,显然加重了诗中主人公摸黑穿衣裳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恐怖程度。因为他已经预感到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了!从而对狗腿子们的丑恶嘴脸作了进一步的揭露。果然不出所料,严厉的惩罚就要临头了。末章写狗腿子们拔下篱笆上的柳木棍棒等待着役夫们的到来。看来诗人是出门晚了,那一双圆睁的怒目盯着他;此情此景,怎么能不使诗人怒火心中烧,叫苦不迭呢?“不能辰夜,不夙则莫”,白天黑夜都不分了,不是绝早地干活,就是摸黑地干活,连一个安稳的觉也睡不成。真是愤慨满腔啊!这是诗中主人公对统治阶级残暴行径的公然抗议,令人奋起。
由于狂夫和役夫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各有自身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东方未明》这首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情节成双线发展。狂夫:先是“召之(呼唤)”,接着是“令之(命令)”,最后是“析柳樊圃,狂夫瞿瞿(威胁强迫)”,态度一次比一次严厉,凶狠;役夫:先是“颠之倒之(慌乱)”,接着是“倒之颠之(恐怖)”,最后是“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气愤抗争)情绪越来越激昂,以至于抗争。物极必反,役夫和狂夫的矛盾演进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级斗争的残酷现实,因此,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