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赏析·李白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01 14:05:21 我要投稿!
把酒问月·赏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开篇就来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意思是天空中的明月什么时候来的?将我们带入了浩渺无际的空间中,充满了神秘深邃色彩,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让人神往。“停杯”两字,表明诗人当时正在喝酒,那么这一问可能就是诗人醉意朦胧中发出的,这一句增加了诗文的诗意。
“人攀明月不可得”,明月高悬天空,总会让人有“不可得”之感,但是,人要想摘取,月亮远远地躲在天上,而如果人无意摘月的时候,月亮反倒总是跟随着人。这里真切地描述了人和月之间若即若离、亦远亦近的状态,将月拟人化,写得亲切且颇有神秘色彩。
接着诗人描写了月色,“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皎洁明月就像明镜飞到了天空,向下照着朱红色的宫门,烟云散尽,一轮明月露出,散发银清色的光辉。这两句描绘的画面色彩柔和,意境清丽宁静,月之娇容历历在目,描写细腻传神。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亮从东海升起,消逝于西天云间,人们不知道它何去何从,但是它却能日日循环不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奇。“但见”、“宁知”就突出了诗人这种心情。
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传说中月中的嫦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不禁问道:月中白兔年年辛勤地捣药,为了什么呢?而那嫦娥独自居住,能与谁为邻呢?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嫦娥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和嫦娥一样孤单苦闷的心境。诗人从这两句开始,笔触从对宇宙的遐想转移到了对人生的思考。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恒久成为永恒的见证,而人生苦短,不断更迭。这两句重复、回环,相映生辉,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朗朗上口。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诗人没有因此想到人生短暂,短短数载灰飞烟灭,他摆脱个人这个狭小的空间,将人类联系成一体,将人类比作源源流水,这样就可以像明月一样永恒了,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曹操曾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正是此时诗人这种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最后以“金樽”为结,照应首句,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七古诗,由酒写到月,又由月回到酒,结构清晰,转承自然,诗人想象丰富,思维辽阔,从想月亮的神秘由来,想到了神话中的嫦娥,接着又想到了古人今人,内容丰富且纵横古今,笔触飘逸潇洒。诗中烘托了高洁、永恒、美好的明月形象,诗人笔下的明月有诗人的影子,是孤高超俗的自我形象的体现。
【后人点评】
裴敬: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翰林学士李公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