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起世界的支点作文1000字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5-09 20:30:14 我要投稿!
何谓支点?支点之于杠杆,杠杆之于格物。阿基米德的那句“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响彻云霄。换作现在,它已然成为一个初二学生都熟知的道理:只要给定了支点,包括地球在内的任何物体皆可作为力学分析题中的对象,轻而易举便可得出答案。
没错,这个世界属于物质。人们寻求着更佳的物质和更遥远的坐标,不约而同地弃置似乎“无用”的东西,想要找一个“支点”解所有的“题”。
然而,历史无数次见证时代的迷失、颓败和崩盘。当一个时代的物质达到了极致,规则所制定的世界轰然倒塌,历朝历代的更迭交替见证了这一切。儒学中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堪称经典,可人们似乎曲解了,并紧紧将它握作武器,丝毫未注意到它言下之意并非在于获取“物”。
一颗巨恒星的质量过大时,燃料耗尽,会在瞬间被自身吸引瓦解成奇点,化为幽深的黑洞,当代物理学家至今也未攻克空间狭义扭曲的谜团;一个粒子极限微观放大时会混沌一片,一切成为不确定的未知数,就连量子力学也难以望其项背,只能通过十维超弦理论展开有限的想象。
现代人无尽纠结更深的“物之谜”,他们苦苦地希望找到能攫取更多物欲享乐的支点时,却从未停止过迷失。他们痴迷于行为学、解梦学,以期待从理论的源头盛起重返快乐的甘露。环境重创,社会随之陷落,前方没有支点,在追求用它撬动世界时,人们踏着沉甸甸的脚步离内心越来越远……
“物”仅算得上是一支不可摧的杠杆,撬动的支点是“人”本身。
近几年,积极理解和人文关怀的回归成了人们认识自我价值的新开始。在恍然领悟间,我们曾经认为弃置的、无用的“信仰”、“价值”竟指明着迷雾中的方向,发现“崇简”的科学远比盲目索取要明晰。
一个参与哈佛幸福体验的学生坦言:“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我心灵的认同,对生活的热爱比复杂的物质更重要。那最简单却最易忽视的内心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支点”。精神与物质的冲突、融合常在不同宗教的教义中出现。因为当物质走向迷茫,内心再次回归,一次次循环之后,人们才能从物质中重生,得以成就一撇一捺一个“人”。于是,人格带动躯体,精神驱动世界,撬起心灵连通世界的每一个维度……
数学家伽罗瓦导出“群论”五次代数方程,随即投身法国大革命自由精神的洪流之中;物理学家帕斯卡尔得到气压规律与压强原理后,皈依基督,思考人的对立性。有人说:物理与数学的尽头是神学与哲学。正如佛教宗案里将“阿赖耶识”划为第八识——心灵的感知。
内心精神的支点,悄然撬开了世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