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残缺”的智慧

夏夜里,常于青灯下翻阅《红楼梦》,偶得一偈“留得残荷听雨声”。不由掩卷而思,忽觉“残缺”二字,并非仅指遗憾、失意,实则大有深意也。

自然界中只有不多的惰性气体原子(如氦、氩、氖)能形成最外层2或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其他大部分原子因为最外层电子的缺失,必须与别种原子共用电子以达成稳定结构。这便是化学反应的本质。若无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的“残缺”,就没有这个由形形色色化学反应构成的大千世界。

自然界中一切风的形成源于冷热不均引起的气压差,气流从高密度处流向低密度处。假如全球各地处处的气体均密度相近,所有由风引起的天气系统就将不复存在,若没有气压的区域不平衡与局部“缺失”,很难想象这个没有风的世界会是怎样。

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因此才会有“水往低处流”之说。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大陆,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并使东亚大陆形成“东低西高”的地形,海拔差使冰雪融水形成了东流的长江黄河,如果无这地势存高低之缺,哪里会诞生东方这个世界级文明?

“残缺”之禅机不仅存于自然之中。

举世闻名的巨作《红楼梦》因其后40回的遗失或未完成,只留下80回残本,这反而激起了无数学者以前80回为依据,探索曹雪芹写作本意的热情。也许正因为结局的缺失,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并包容了读者对其迥异的解读。原著的部分“残缺”奠定了红学的基础与研究热情,更成就了这本著作的伟大。

伊萨克·牛顿在去世前曾说:“……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只不过像是一个小男孩,偶尔捡到一块更光滑的卵石或更漂亮的贝壳,而对于真理的汪洋,还一无所知。”这位科学巨匠极富自知之明的智慧。的确,自然的真理太过博大,人类的已知过于局促短小。然而,正因人类知识的有限与缺失,为了加深对我们这个宇宙运行原理的了解,驱动了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投入了毕生的心血。已知的“残缺”使人类永远保持着好奇心与探究欲,以此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闲看生活中事,有些情况下,年轻人因为阅历尚浅,经验尚缺,处事多了一份谨小慎微。而年长之人或因自恃老成,反而在有些事的处理上粗滥不堪。经验、资历的缺漏易使人多一份自知之明。那些“缺”相对少之人,如学术权威,或是资深专家想做到谦虚自知,或许比同领域的初入者要难得多。

常见他人抱怨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但倘若什么都不缺,一切皆完美,那反而失去了最宝贵的进取心。一如书中吃穿不愁的“富贵闲人”贾宝玉,日日厮混于内帏中,不务读书考试之“正业”。以致没落膏粱后裔曹雪芹在开卷便露出 “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等悔恨心酸之语。

物质的匮缺却能造就精神的升华,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均诞生于茫茫大漠。梭罗在远离繁华世俗的湖畔木屋中写出永垂不朽的《瓦尔登湖》。曹雪芹亦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古今多少哲人隐逸于山水荒漠之中,淡薄了名利物质,造就了文明史上一颗颗闪烁着永恒光彩的智慧结晶。而在这个花花世界,充满了灯红酒绿、声色货利,许多人一生为功名利禄而奔跑,却难免发现“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只有那些刻意缺失、淡薄了浮华虚名者,才能拥有空明、单纯的内心,真正过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是一门进退取舍的大学问,一味追求“功业圆满”未必善终。历史上,范蠡、刘伯温在功成之时急流勇退,淡世隐居,深知“过盈则溢”之理得以保全性命。不知见好就收的韩信、伍子胥等人,终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汉代帝王所居之处称“未央宫”;慈禧太后每日饭后必走999步——就是不多那一步。《菜根谭》亦有“持盈履满,君子兢兢”之句, 中国古代哲学处处透露“残缺”的智慧。

也许,保有人生中那份失意,方可保持对理想的渴望,正视人生中的种种不完美,才会拥有豁达的心胸。人生需有对“残缺”的感悟与理解。

“残缺”亦应细品,信夫!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