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豫剧的作文600字

亲不够的故乡

恋不够的家乡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

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

每当听到这首《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时,我就会热血沸腾,就会想起我们中原-生我养我的地方。

中原,一个耳熟能详的名称.所谓中原,就是中国的中心,而中国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河南,凝固的黄土地和流淌的黄河水,塑造出中华民族的魂,从中也孕育了极富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豫剧。豫剧从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崩溅出它慷慨有力的音符,在坚韧平和的中原人心中开花,既而盛载着真善美的艺术芬芳传播在神州大地上,今天,我就来介绍我们河南的豫剧。

豫剧,原称“河南梆予”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其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气场面,具有强大的感情力度:另一个特点是它其富地方特色,质朴通俗,紧贴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所有文化的传承必有一段坎坷不平的路,同样,豫剧也不例外。

中华民国时期,河南梆子进入成熟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豫剧”形成了统一的称谓,从此豫剧进入了繁荣时期,豫剧演员进行了专业学习,大大提高了演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进入80年代,不少艺术门类都惊呼危机,而豫剧立场坚定,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困难进行斗争,显示了它独特的生命力。

到了近代,豫剧发展蓬勃,以它独特的风格受到全国人民的青睐和赞誉,并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演出。这一下,河南豫剧在全国的名声大振,而整个河南戏的声誉也水涨船高。

现在,我们河南电视台开办了《梨园春》节目,豫剧终于与现代媒体结合走进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范畴。《梨园春》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培养了大批豫剧观众,豫剧通过电视的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栖落在了更多人家的感情枝头。

山东人闯关东,未能把吕剧带到东北,川剧也不出川,可河南的豫剧却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留下了芬芳,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已经有超过2亿的“豫剧迷”。但豫剧不仅仅满足于国内的发展,在2006年9月17日,悉尼歌剧院内,作为2006年中国文化澳洲行的主要活动之一,由河南电视台组织的《梨园飞歌》大型戏由晚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豫剧也是《梨园春》走出国门的第一步,我们由此相信并祝福豫剧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更好。

再说我们豫剧的剧目,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有一大部分取才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包公戏,杨家戏和岳家戏。还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豫剧的剧目 还 分古代戏和现代戏,古代戏中的《花木兰》深爱人们的喜爱,几乎河南的男女老少都能有声有色地唱上一段,还有《大祭祀》《七品芝麻官》也很著名,现代戏虽然没古代戏那么悠远的历史,但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越来越多的新老听众接受,如《李双双》《夫妻俩》。

自从豫剧中出现了女演员之后,还有流派之分,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崔兰田和闰立品王大名旦表演派。常派激情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闰派细腻委婉。目前,五大流派桃李满天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常派,常香玉更是令所有河南人都为之骄傲的老艺术家。我敬佩的艺术家也是她。我对常香玉的敬佩和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她超常的唱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爱国情操,我认为一个词最能形容香玉了,那就是“德艺双馨”。

虽然豫剧爱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我发现,这些人中多数是老年人.豫剧这种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化文化的结晶,是应该传承下去的。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愿意同时也有责任去维护我们家乡的文化,为它的不断发扬光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追溯历史,豫剧是依靠人民的哺育和自身的变革不断状大的。展望未来它也必将保持其人身性的品质,坚持改革创新,在新时代的曙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河南豫剧不断汲取生活营养,提取艺术品位,放大心中梦想,在祖国这个戏剧的大花园中,成为一朵鲜艳的奇葩永远绽放着它的光芒。

教师评论)赵有娜

“中原文化,戏大于天”,这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名言,让人感受到戏曲在中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众多传统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那字正腔圆的艺术风格,或悲愤激昂,或激越明朗的格调,都给人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充分反映了中原悠久灿烂的文化.

豫剧作为河南地方戏的代表,不仅体现出高超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河南的人文精神,他不仅代表河南的文化,而且也传承了河南文化.

旅居外乡,每当说出自己是河南人时,总会有人接口:“河南有个常香玉”。甚至不少人不论是否懂戏都会要求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听听,于是让我想起了豫剧。

曾几何时,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与京,越,川并称“四大剧种”,人才济济,名剧多多,名家荟翠,流派纷呈。《朝阳沟》唱响大江南北,《花木兰》堪称家喻户晓;五大名旦-----常、陈、崔、马、闫更是唱念做打造诣宏深,艺术成就可以与任何剧种,任何名家相比较而毫不逊色。

身为一个戏迷,我由衷的赞叹豫剧艺术家们的成就,感谢她(他)们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精神食粮。同时也深之惋惜豫剧当前的困窘,心中感慨很多。

现在的年经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也都有自己喜爱和崇拜的歌星,从未感受到豫剧原汁原味的美。他不仅好听而且服装和演员的表演也很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迥别于流行音乐的豫剧要真正走进校园,为学生们所喜欢,接受并掌握,还面临不少困难。鉴于同学们对地方戏曲文化知之不多的现状,我校就邀请本地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举办讲座活动:课下,我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豫剧的起源,剧目,流派之分等资料:认真收看了《花木兰》和《朝阳沟》等剧:时时关注河南戏曲频道《梨园春》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从而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豫剧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蕴含着中原文化的瑰宝的豫剧,在更多的年经人中潜移默化,得到传承。

这篇短小的论文,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个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女孩的样子。她带着书卷气,正深深沉浸在河南文化的思考中.可以说,在现在我们越来越不理解的“九零后”中,出现这样一个热爱河南文化,思考河南文化的学生,真是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希望河南文化能给她带去更多的有益启示。

这篇短小的论文,它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河南豫剧的相关情况,虽不长但很全面.另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河南文化,审视豫剧,虽有一些局限性,但我更希望这样的一篇短文,能够以星星之火引发燎原之势。

中原沃土,文化之源。几千年来,群雄逐鹿,王者争权.中原大地,历尽沦桑,饱经优患.九曲黄河在这里伸展,中华文化在这里扩展。这其中的戏剧可谓是桥梁与纽带。说“戏比天大”即是对豫剧的崇尚与热爱,更是对中原文化的崇尚与热爱。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真质朴,爽直,厚重的艺术气息将会永远影响着中华民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