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创新,世界才美好

岁月的纤指抚过泛黄的历史书页,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点一滴,都记录在这里。从茹毛饮血的野蛮,到衣食住行的文明;从简单工具的粗拙,到复杂机械的精细;从繁杂难记的小篆,到精简工整的楷书……一页一页,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汗水,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呢?

——是创造。

从女娲造人,仓颉造字到鲁班造锯,蔡伦造纸,再到现在的电脑,汽车,飞机以及一系列电子产品,都是人类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创造力通过一点一点的摸索,实验,失败,总结,实验……最终创造出来的创造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Made in China.这个短语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中国制造”。小到服装,大到电子机械,都可以找到这个标签。“中国制造”……是中国生产的商品吗?总觉得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恩……“中国制造”应该就是由中国加工,生产的东西吧?而“中国创造”应该就是中国自己发明出的东西吧。“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不同应该就在这里:一个没有融入智慧与心血,只是依照图纸一味的照本宣科,只是机械的“加工,加工……”而“中国创造”则融入了中国人民的心血与汗水,无论它的体积多么小,结构多么简单,都是创造者们智慧的结晶。但是,创造可不是随随便便地空想就能想出来的,还需要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全部的心血,也正因有了它,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还记得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吗?在1964年的一天,他在稻田里发现了“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那时中国正值最黑暗的时期——人民缺衣少食,政治黑暗……袁隆平决心利用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杂交水稻,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实验探究。在这漫长的十年里,他遭到过别人的迫害——他精心呵护的700株优质稻秧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了5株羸弱的“残稻”,他心疼极了,但他没有放弃,可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了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再一次被迫中断。袁隆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但,他正如那只凤凰,浴火而飞,涅槃重生。他勇敢地冲进了“火海”,继续着他的伟大创新。他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抚过了14000个稻穗,十年,整整十年,他都在与这瘦弱的稻谷较劲,最终,他成功了。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他不仅仅满足于此,他要向更高的地方迈进——他还在继续努力着,他正忙于攻克“超级杂交稻第五期”,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恰好是创造远远高于制造的地方——那股永不言弃,敢于拼搏的“倔”劲儿。

正如西游记中的“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所说:创造是困难的,所以创造少于制造,但也正因为它的不容易,才使它远远高于制造,所以,我们不应一成不变,而是要激发我们的思维,扩充知识面,增大想象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