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作文8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6-07-25 12:30:50 我要投稿!
【第11篇】
秋风过。院中,落叶,一片片,一层层,像是对外婆的牵挂,厚厚叠叠。
我的童年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小时候的我,很是贪玩,常常玩到天黑了才回家。有时还喜欢躲在花园里,看着一轮圆日懒懒地向地平线下降下去,橘黄色的光芒轻轻地为大地铺上一层柔和的薄纱。外婆站在夕阳的余晖中,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涵——涵——”我听见了,却故意不出现。直到外婆做的荷叶糯米饭的香味将我包围,我才飞也似的跑回家,抓起桌上的糯米团就啃。外婆也从不责备我,一边用手梳理我凌乱的头发一边说:“涵,跑哪去了,总让外婆担心?吃慢点,别噎着了……”我听不进外婆说的话,只是继续狼吞虎咽这荷叶糯米团。
到了上学的年龄,不得不告别外婆。城市里的钢筋水泥屋如同巨大的笼子,让我无限牵挂外婆家门前的大花园,更让我牵挂的是外婆那香气四溢的荷叶糯米饭。每周我都会和外婆通电话,外婆每次都说,我是她唯一的孙女,只要我能好好学习和生活,她就会很高兴。
去年我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看望外婆,外婆的步伐不再健硕,说话的底气也不再铿锵。外婆真的老了许多。背弯了;头发也接近全白;她的胃不好,刚进行过一次手术,而且每天要不间断地吃药,柜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外婆的动作也异常缓慢,我开始学着帮外婆整理房间。
房间里有个略显陈旧的桌子,倒是很干净。出于好奇,打开抽屉,发现了一个厚厚的本子,纸张都已泛黄。本子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记得都是关于我的琐事。有我小时候的顽皮,有每次老师表扬我的话语,还有我离开外婆后和她的每一次通话。“今天孙女很晚才回家,我心里很着急。”“孙女打电话说她很想我,其实我也很想她,尽管隔着这么远,仍放不下心里的牵挂……”“孙女感冒说好了些,我很开心”“孙女一家今天到饭店打牙祭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那里面记载的,满满的都是牵挂啊。
后来,当我再回到深圳,我总不忘记每天给外婆打个电话,总是重复地问着那几句永远也不厌烦的话:外婆,有没有按时吃药?有没有坚持锻炼身体?有没有穿好穿暖衣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儿?一如我小时候她牵挂着我有没有乖乖吃饭,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一样。
被人牵挂着,是一种幸福;心里牵挂着别人,亦是一件幸福的事。
外婆,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我将它们折成一只只纸船,希望它们能载着我对你的牵挂,进入你的梦里。
【第12篇】
天很冷,整个大地都冻裂了。天上下着雪,世界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在这冷冷清清的天气里,我回到了家,回到了这个充满温情与爱的港湾。
然而,今天,当我走进家门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竟也是如外面的天一样冷冷清清的氛围,没有让我感受到丝毫温暖的迹象。
爸爸上班了,妈妈一个人坐在炕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雪,眼神定定的,里面充满的是一种期待,还有一丝我看不出来的东西。而对我的到来,她竟然丝毫没有察觉。
“妈,我饿了,给我做什么好吃的了啊?”妈妈是知道我回来的,而且每次都会给我做我最爱吃的饭菜。
“老丫头回来了啊?唉,你看,我……”妈妈从那个世界里走出来,神情很不自然。
“这么冷怎么不生炉子啊!不冷啊!”
“哦,我……哎……你看我,又忘记生炉子了。冻坏了吧?都是妈妈不好,我这就去生炉子。”不一会儿,妈妈的思绪又恢复了常态。
生炉子,做饭,虽然动作很迟缓,但妈妈还是很快就让整个屋子充满了暖意。
一阵电话铃响,我拿起话筒,里面传来姐姐的声音,便赶忙招呼妈妈。听到是姐姐的电话,妈妈连鞋子都没有顾得上穿,就跑了过来。看她那紧张而又兴奋的神情,我的眼睛突然间变得湿湿的。
姐姐在几个月前上大学去了,那个城市离家很远。从此,妈妈便经常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尤其天气不好的时候,妈妈无事可做,便会想起姐姐。想她在那里吃得好吗?知道天凉了添衣裳吗?和同学老师相处融洽吗?有时想着想着,还会掉下一行行的眼泪。一个人的时候,妈妈总是坐在那儿发呆,看着她日渐消瘦的样子,看着她那已经花白的头发,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开始我并不理解母亲的心思,甚至在以前妈妈让我给她念姐姐的来信时,还总是借故推辞,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不已。
在那一连串的“唉,唉”的回应中,我分明听懂了妈妈那颗始终悬着的心;接完电话,妈妈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那么年轻,那么精神。仅仅一个电话,就给妈妈带来如此快乐;没有太多的话语,却表达了那份深深的牵挂。看着妈妈,我笑了,妈妈也笑了起来。
真的感激妈妈,是她,告诉我什么是牵挂;是她,告诉我什么是亲情。
月亮升起来了,它把清辉洒向人间。风停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第13篇】
“同学们,请跟我念‘牵挂’。”
“牵挂……”
女教师动听的声音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简陋的教室上空回荡。她理了理前额的头发,微笑着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用悦耳的声音说道:“‘牵挂’就是放心不下的意思……哪位同学能用‘牵挂’造个句子?”
话音刚落,“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二狗,你来说。”她笑着对班上最淘气的一个孩子说。孩子站起来,用清脆的声音说:“老师回去探亲时,我们最牵挂。”
教室里一片沉默,她和孩子们的眼里都噙着泪花。
几天前,在村口的小路上,一群孩子看着他们老师的身影渐渐远去。他们没有哭闹,因为在此之前已有五位老师也是从这条路回家探亲,以后就再没有回来。
孩子们知道,山里的日子太苦,老师们熬不住。
她心里明白,当初真的没有打算回来,因为她牵挂年迈的父母,也牵挂安逸的城市生活。可当她回到了省城,走在喧嚣的大街上时,她才懂得自己心底更牵挂什么。
她牵挂善良真诚的山里孩子。记得她刚到学校那天,因为错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孩子们就从自带的干粮中分出一半给她。不一会儿,她的手上塞满了半块半块的馒头、烙饼。当时她心里的那份激动和喜悦,决不逊色于站在颁奖台上领奖的感觉。
她牵挂需要她的山村。当初被分配到这个山村小学时,负责人对她说,这只是见习,见习期一满,随时可以调回。尽管如此,当她来到这个破旧的学校时,仍着实吃了一惊泥坯垒成的两间土房子,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她几乎是抱着“了解乡村”“感受生活”的态度留下来的。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明白了自己对村里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村里人没文化,但他们都知道娃儿们只有学好知识才有出息,宁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是没有老师却是最大的遗憾和无奈。为了感激老师,他们时不时带着自家种的玉米、山芋来看望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老师,尽管这些她从不收下。
就在昨天,她又回到了她所牵挂和牵挂着她的孩子们中间。她收回了回忆的风筝,示意那位同学坐下。“刚才,二狗把‘牵挂’作动词造了个句子,造得很好,老师再用‘牵挂’作名词造句。”
她顿了顿说:“同学们,你们,永远都是老师的牵挂。”
【第14篇】
小时候,与姥姥同住。那时小,并不懂得什么叫牵挂,只知道每次在外面玩疯了,直到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涂红又被黑夜抹净,才带着一身泥土回家时,总能离老远就看到在阳台上翘首张望的姥姥那瘦小的身影,于是我知道姥姥规定的回家时间已过,一会儿到家姥姥少不了又要唠叨一番。可即使这样,每次见到姥姥那焦灼的眼神,除了微微的担心,小小的心中还充溢着一种被人牵挂的满足感。
后来,我回到父母身边上小学。据姥姥说我走得极为潇洒:“就那么走了,头都没回一下。”姥姥笑着,可我分明看见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湿润。
再与姥姥相处时,我已上初中了,自以为多认了几个字,便时常对着姥姥吟诵:“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想姥姥一定不明白这是什么,因为每次姥姥总是一边满面堆笑地夸我,一边将两个苹果塞进我的书包里。我一手拎过书包,跳下楼梯,姥姥赶忙追出门去喊道:“哎,楠楠,路上小心点,放学别乱跑,早点儿回来”而我,早已一溜烟地跑远了。如今我才明白,姥姥哪里不懂那首诗,她不仅懂,还将它具体成一种唠唠叨叨的牵挂。
上了高中,我与姥姥又一次离别。学习很紧张,但每次回家我都会给姥姥打个电话,因为我对姥姥的牵挂,更因为姥姥对我的牵挂。盼望着放假,这样回到家中拨动熟悉的号码,告诉姥姥我一切都好,然后就能听到姥姥的唠叨:要努力学习啊,可别骄傲;早上要坚持锻炼啊;不要用眼过度啊;多吃点儿饭,小心别着凉……虽然每次姥姥都说着大同小异的话,但我一点都不觉得厌烦,而是觉得心里满溢着温暖。回到房中,桌子上摆了一封信,鼓鼓囊囊的,拆开,首先飘出来的是一张纸条:“楠楠,这些是姥姥从这个月的报纸上剪下来的,你好好看看。”抽出一大叠大大小小的剪报,“如何做英语完型填空”“哈师大附中模拟题”“状元的秘诀” 我似乎看到一个鬓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看着面前的报纸,一只手里还拿着剪刀,看到她外孙女可能用得着的东西,就细心地剪下来。我想象着,姥姥该是用一种虔诚而快乐的心将它们寄出的,把思念贴上信封,用牵挂封住。
姥姥的牵挂,有如丝瓜的藤蔓缠绕着篱笆,每一根触角都抚慰着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姥姥的牵挂,有如细长的线绳牵引着高飘的风筝,每一次颤动都扯得我心痛。
上个月打电话回家时,妈妈对我说:“昨天姥姥打电话来,说冷空气快到广州了,叫我记着提醒你加衣服……”我鼻子一酸,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姥姥的牵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