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背后作文1200字
作者:秦岚 时间:2018-08-23 17:49:26 我要投稿!
年前,父母一直为搬家忙得焦头烂额。搬家,自然就少不了传统的那些习俗:择吉日、请菩萨以及种种的繁文缛节。于是母亲很早便念叨着要备些鸡和鱼给菩萨上供。“这些都是要放生的。”她强调说。不过这放生之由,却未曾细说。
到了搬家那天,刚踏进新家门,果真看见一鸡一鱼——那些所谓的活供品被撂在墙角边。那条鱼的境况还好些,它被安置在一个一尺见方的盛水的黄油布箱子里,在狭小的空间里做来回的散步,似乎是很悠闲的;我们的那位鸡朋友被招待得可就粗暴了,一只红色塑料袋牢牢地缚住它,使它动弹不得。但它并不以这十九世纪苦役犯穿的红衣为耻,倒露出一截弯得优美的脖颈,甚至可被称做优雅地左右顾盼。一对发亮的小眼睛,意味不明地闪烁着。或许,它曾告诫过自己,即使被缚,姿态也要高贵与从容不迫。
我走近去,蹲下身,凝视着它。它歪着脑袋,黑豆般大的黄眼睛打量着我,未曾流露一丝一毫的慌乱和惊恐——也许它明白得很,在这间屋子里,在慈悲菩萨的注视下,我是不敢欺侮它的。那塑料袋紧紧束住它,它却一声不吭,神态是安详从容的,它似乎也清楚,自由到来前总要忍受一些苦痛。一只多聪明的鸡!但我望着它,却只觉得悲哀。
人们总掌握着一只鸡的生死大权。放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愚昧的人将活鸡展示给菩萨看,自鸣得意:“菩萨您看,我的心肠是多么慈悲,放生了一只鸡呢,求您保佑我平安呐。”然而他转身又是杀鱼又是宰鸡,继续屠杀更多的鸡和鱼,更多的生灵。当然,这并不是说吃鸡便是残忍荒谬的,假惺惺给予一只鸡自由,这才是可笑。沿袭传统固然毋需指责,但只知照搬而不知其故,将这一切不带任何感情的,只是遵循先例办下去,未免犯了今日“表面文章”之弊。我们总是忽略了传统习俗真正的内涵,我们总是机械地重复着,却从来不去理解那样深厚的文化。就像最传统的春节,很多人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可以和亲人团聚,放假休息的节日,但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春节的来历并理解那时人们对它的美好期待呢?就像放生,其本意也许便是劝人心向善的,但又有多少人会关注一只鸡被放生后的处境?这样的放生,它的行动与意义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不去深究传统习俗的实质,又谈何去理解我们的文化。
敬过菩萨,爸爸将那两只活供品带去放生。临走时,我总觉得那只鸡朝我望了一眼,眼神中满是嘲讽的意味。
那只鸡最后被爸爸安置在一片建筑尚未完工的工地。对一只鸡而言,在茫无涯际,车流滚滚的城市中,这大概就是它能觅着的最好归处了。“那儿有菜畦,有虫子,它大概能好好安顿下来了。”爸爸说。不过他又笑着补充说,“我放它时,一个老头子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也许他琢磨着要将它捉住,做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吧。”
我恍然大悟。原来菩萨的神力只能让一只鸡在一处不受伤害,却不能保佑它在别处也能安然无恙。一只被放生的鸡,它的结局也仍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