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沙漠和自由作文8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6-30 17:05:44 我要投稿!
【第1篇】
新闻报道,某科学探险队在迷失的困境中穿越沙漠,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寻找到绿洲,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由此,我认为:只有勇气与智慧,才能够使人摆脱困境,虽然困难必须要克服,是不自由的,但是选择穿越的途径与方式有很多种,所以又是自由的。
众所周知,当人们行驶在沙漠中的时候,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危险系数同样也很高,还时常会伴随漫天的风沙,非常容易迷失自我,让自身陷于困境之中,就仿佛是走迷宫一样。科学探险队的科研人员,想要穿越浩瀚无边的沙漠,是一件极其不容易,又充满挑战的事情。而且,沙漠之中蕴含着日夜温差大,异常干燥的特点,因此,沙漠之中行走与生存的条件是极其艰难困苦的。若不是科学探险队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不放弃获取自由的决心,勇往直前,通过自身的智慧,怎么能够在最终的时刻,寻找到一条通往绿洲,能够解放自我,获得自由的道路?由此可见,人们遇到迷失与困境,并不是世界末日,而是获取了一次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能力与施展聪明才智的宝贵机会!如果科研人员不具备勇往直前的勇气与聪明的智慧,又如何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在迷失当中获得重生与自由?穿越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穿越沙漠以后的结果,就如同苦尽甘来,如释重负一般的令人感到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云淡风轻。因为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绿洲就在前方,自由更加是在前方向我们勇敢又富有智慧的科学探险队员们招手。没有在困境中迷失过的人,就体会不到自由的可贵,也不会加倍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因为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在绿洲中放飞心情是多么的让人们感到心情愉悦与轻松。因此,这就再一次地证明了,只有通过超常的智慧与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够使得人们摆脱困境,不再迷失,寻觅到我们所向往的绿洲。虽然,迷宫与困境一般的沙漠必须穿越,是不自由的;当然,穿越沙漠的途径有许多,可供探险队员随意选择,所以又是自由的,是具备多样性的。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也是一样的吗?事业的瓶颈,感情的低谷,生活的困难,这些都仿佛是人们在无边浩瀚的干枯沙漠当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一种困境当中,只有依靠勇敢地去面对,自身所遇到的困境,还有挫折;除了勇气之外,还需要充满智慧,方才能够化险为夷,在逆境当中求得一线生机。穿越沙漠,走向绿洲,获得自由,这是可以给予人们启示,具有一定的引申意义,因为通过穿越沙漠从而获得自由的例子,启示了我们,千万不要畏惧困境,也不要在无边的迷宫当中迷失自我,要找回自我,不要放弃希望,无论是多大的困难,总有走出来的一天,总有获得绿洲与自由的时刻,那一刻,已经穿越出来的人是拥有幸福的,是拥有宝贵财富的,如同一只自由的鸟儿在天空当中自在地飞翔一般地快乐无比。事业当中的瓶颈期在所难免;情感上面的低谷也实属正常,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是,也正是由于生活的五味杂成,起起伏伏才使得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更加的丰富多彩,没有自我迷失与困境,又怎能体现出自由的难能可贵与来之不易?没有沙漠中的备受煎熬,就不懂得珍惜自由,不懂得感恩。因为生命当中的“沙漠”,也就是那些困境,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具有挑战,使得我们更加具备穿越困境的激情与勇气,这就如同凤凰涅盘一般,在困境当中人们又找出一条新的路来走,从而使得我们获得重生。这又怎么不是在说明,只要拥有勇气与智慧,就一定能够使人摆脱困境,穿越“沙漠”,不再迷失,并且重获自由?正是这样的一层意思与道理。虽然,困境与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穿越”,必须克服,是不自由的;但是“穿越沙漠”的方法有许多,从而可以看出克服困境的方式也有很多,因此,也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存在着一种辩证的联系与关系。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克服困境的方式与途径有许多,证明的也正是这样一则道理。要竭尽全力在不自由当中,寻找到自由,从而开辟出一条自由之路。
综上所述,事业上的瓶颈;情感中的低谷;生活中的困境,只有充满勇气与智慧,才能够摆脱困境,实现突破。虽然必须克服困境与难关,是不自由的;但是,可以提供给我们去选择各种不同途径与方式来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所以又是自由的。
【第2篇】
秩序与自由,如同命系一线的孪生子,同生亦同灭
————题记
自由是一个崇高的字眼,葡萄牙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人们对自由的珍视。但如果限制你做的事情却允许你选择方式,这还能称为真正的自由吗?
响彻世界的《独立宣言》写到:“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美国第二任总统杰佛逊提出的,从而取代了“任何人拥有做任何事的权利。”为何只是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不是有违自由的真义吗?
在创世之时,上帝创造了“自由”,也创造了它的兄弟“秩序”来控制“自由”无边的法力。自由的出现,令原始的人们毫无节制为所欲为。“人之初,性本善”,有力的君王们制定了法规,试图创造秩序终结混乱的“自由”,如果有人试图违反“秩序”,他会毁灭他所有的“自由”,甚至生存的“自由”,这就是封建社会。后来,人们对“自由”日渐思念,为了心中宏大的抱负,推翻了由君王一手掌控的“强权秩序”,又恢复了“混乱自由”,从路易十四被断头到拿破仑被拥立,法国就是处在这种混乱之下的,当时无数人被告密处死,几乎与野蛮社会无异,就这样,人们的道德准则不断被践踏。虽然“强权秩序”一次又一次的归来,但人类的思想进步造就了新的法则------自由和秩序并存。
所谓“自由和秩序并存”,意思是在遵守道德法则的基础上行使自由,这与必须穿越沙漠却又能选择方式的意义相同。有人又要斥责了:“自由何在?!”,我们刚刚解释了“混乱自由”,“强权秩序”与“秩序与自由并存”三种社会模式。我们知道“混乱自由”会使得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甚至杀人如斩草,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障,这样的“自由”能称为自由吗?“强权秩序”,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代名词,乃人人所恨,秩序掌握在少数人乃至一人之手,其必可颠倒黑白,扭曲法则,这已被认为是极不自由的。反观“自由与秩序并存”,秩序由自身来掌控,名曰“自律”,社会只需制定法律法规,共同选出多位监管者来处理无法自律的人即可,秩序由自身把控,又拥有自由的权利,那何乐而不为呢?
回到现实,如何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呢?我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吧,妈妈以前允许我使用智能手机,但我却违反约法三章经常用来上网玩游戏,妈妈一气之下只准我使用诺基亚等非智能手机了。如果说能用上智能手机是我最大的自由,那么只需我保持自律不用来玩游戏、上网,我便可以自由地使用它。由此可以看出越自律我的自由就越多,用数学的话讲,自律与自由成正比例。
自由与秩序,必须同时出现才能平衡,正因为它们都法力无边才需要互相制约,所以我们需穿越茫茫沙漠,但如果选对了方式,沙漠也终将被征服。
沙海茫茫,自由与秩序正在沙尘中发出淡淡的金光。
【第3篇】
首先,我觉得,人并不一定要穿越这片沙漠,他完全可以选择死亡。如果说,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即是肯定活着的价值,那么,的确,生存造成了某种不自由状态,至少我们可以确信,死亡至少限制了自由的一种可能性,即是当你不想死时便能自由地活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的一切讨论要在“肯定活”的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死亡比活着好,那么,便不必进行下面的讨论了。可是,何为以“肯定活”的方式活着呢?
我认为,古往今来最一般的答案就是追寻一种活着的“意义”,即在生与死之间再添加出一个层次,好让生战胜死,让存在本身存在。
接着我们来说说沙漠。我认为沙漠至少拥有两个意象,第一个是死亡。第二个则是一种荒诞感,即一种在茫茫的黄沙和灼热间毫无意义地游荡所产生的荒诞感。在我看来,第二个意象的意义远远比第一个重要,因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战而胜——生活中的苦难何如?我死了,一切就与我无关了。事实上,死亡让游戏的参与者成为观众,死亡的确是一种超越,它让一切争论进入另一个领域。
因此,在此世,沙漠的荒诞意义远远比它的死亡意义更重要。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还能发现沙漠象征的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希望。不存在单纯的沙漠叙事,只有人在沙漠中求生的叙事,或生或死,没有人存在的沙漠是没有意义的,单纯的沙漠的言说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看来,沙漠意象的存在,是作为活着的人的另一方存在的——它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它与人构成的张力就是希望——活下去的“希望”,或放弃活着的“希望”。
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三种不同的沙漠,代表死亡的沙漠,代表荒诞的沙漠和代表希望的沙漠。这样,我们发现,在生存与死亡之间,除了意义之外,又增加了希望这一层次——为了不死,人在死亡和生存间插入意义这一概念,为了意义,人又在意义和生存间插入希望这一概念。(我们认为,只要我们找到了意义,就能真正地活着了。接着,希望充当了意义在死亡与生存之间的作用——“只要我们怀有希望,就一定能找到意义”——希望连接了意义与生存,即:“死亡—意义—(希望)—生存”。)
我们要着重探讨一下沙漠的第三重属性——希望。如果说沙漠与人的对立催生出了求生的希望,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一个人在这场与沙漠孤绝的战斗中倒下了,他便失却了希望,因为他死了。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他战胜了沙漠,他活下来了,那么,他求生的希望此时此刻就实现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希望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以另一种方式破灭了。
我想,人生的悲剧性就在于此。如果人(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是死的,就要找到一种活下去的意义,而追寻这样的意义所需要的就是一种战斗的勇气和想活下去的希望。可是,这希望的本质是反讽性的,因为,它必定要以一种假设的方式存在——希望,是在你想活下去的时候存在的,引领你从一个目的走向另一个目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活下去,而一旦你成功地穿越了沙漠,希望就没有用了——可是,人生的沙漠是没有边际的,它的终点是死亡。
所以,人在这场与沙漠的战争中为了不死,就要活下去;为了对抗荒诞,就要追寻意义;为了活下去和意义,就要虚构一个或无数个没有实体的希望,直至死亡才能昭示它的虚伪。
活着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神话中西绪福斯得罪了天神,被罚每日清晨就要推动巨石上山,直到巨石登上山顶,惩罚才能结束。可是,天神在巨石登顶的那一刻就让它掉下去,西绪福斯永远不能走出这个往复的沙漠。西绪福斯就是沙漠上求生的人,巨石就是沙漠,让他不断将巨石送上山顶的勇气是希望,而这一切,构成的是荒诞。
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改写过西绪福斯的故事,事实上,正是他把荒诞带入人们的视野。他认为对抗这种荒诞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挑战:即对“求生—意义—希望—破灭”这种游戏规则说不。他说“要不曾和解地死,而不能心甘情愿地死。”而我认为死只有一个,无论是自杀还是哲学自杀,都是不足取的。第二个是激情,“穷尽一切的生”,我们不需要在沙漠中寻一个到达绿洲的出口,黄沙古道大漠斜阳,我觉的这种激情是一种利用“审美”解决“无意义”的方案,即是“体验”大于“意义”。
第三种即是自由。自由是“最”的——是最好的,也是最危险的。因为在沙漠边界上游荡,自由一旦超越了边境,立即就意识到生存是没有意义的,希望是虚构的,活着只是活着而已。但是,在这条通往死亡的道路上,自由是唯一能击破“求生—意义—希望—破灭”的武器。生死是自由的,你选择死,游戏结束了。你选择生,自由决定生命是否有意义,你觉得没有,便用“激情”来“穷尽所有可能”,用审美代替意义;你觉得有,便继续上路。你可以自由选择“有希望的活”和“无希望的活”。
加缪指出,人的痛苦来源于一种人与这种“沙漠”的分立,人想在茫茫黄沙中找到一条明确的路,可是大漠回报人类一个不可理喻的交织着不清晰与不确定的世界。而自由,在每一个生存的节点上,造成了无数条道路。
这种自由与激情是相通的,既是一种不问意义的自由,也是一种付诸于审美的自由,只要这自由不超出沙漠的界限,即死亡,便会发现一种新的并非荒诞的生存方式。
因此,还存在另一个版本的西绪福斯:
西绪福斯把巨石推上山顶,可巨石在到达巅峰的那一刹那又沿着山脊滚落到山麓,当他再一次将山石推往巅峰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肉体的美,他发现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他的肌肉散发着媲美金属的光泽,接着,他发现落日斜阳,他发现日暮彩霞,他发现了生命中没有意义的真相,他发现希望破灭后的真实,此时,他是值得羡慕的,因为神施加给他的天罚没有意义了,因为他是自由的了,所以他也变得自由了。
【第4篇】
小时候,同学之间互相嬉闹,闲来无事会说到看手相,说手上有三根线,一根是代表健康线,一根是代表事业线,一根是代表爱情线,有巫师般的同学神神叨叨地看手相,就有迷糊的同学傻傻愣愣给别人看手相。一般来说,我属于后者。
除了看手相,同学之间还喜欢用牌来“算命”,算将来的事业、健康、家庭、爱情、朋友等等。通常,我都属于那种傻乎乎让人“算命”的人。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会看手相、算命,但我是一个自由行事并且有志者事竟成的人,自由选择的目标很多,但一旦心中树立目标后,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直到实现目标的人。
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填报什么志愿,选择哪所学校,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就是所谓的“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而一旦填报了志愿,就必须为考入心仪的学校而努力,并不是嘴上说我要考上哪所学校就能考上的,必须付诸行动、心血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所谓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身体是自己的身体,谁也代替不了。微信朋友圈里常常有朋友发来各式各样的健康贴,你可以选择任意对健康有利的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当选择了适合自己身体的健康贴付诸实施,那又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朝一夕不可能见效,一口也吃不了一个大胖子,所以当你在“穿越健康沙漠”的时候,你又是不自由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或大或小,家庭成员之间由于血缘、亲情的纽带而变得非同一般。选择过什么样的日子完全是各家自由,但是过日子有过日子的“游戏规则”,这又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敷衍了事的,要将小日子过红火,要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没那么简单,更没那么自由。
爱情人人向往,婚姻法上说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短短八个字蕴含了太多内容。自由选择人生伴侣,无可厚非,但选择过程又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一旦执子之手,要与子偕老就不会那么“自由”了,即便由于种种原因自由离婚,那带给人的也都是无限的伤痛。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
朋友是自己给自己找来的亲人。林华老师的至理名言一直牢记于心并感同身受。交朋友完全是自己的自由,轧道轧的好坏与否会影响人一辈子。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踏进了“圈子”,就会身不由己,不自由。
……
小时候,我会傻不愣登得让人看手相、算命;长大了,我不再随意让人看手相、算命,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中,我走我的人生路,我有我的人生故事,我自由行走,不自由穿越,我会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