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读后感1000字
作者:王歆 时间:2020-05-28 11:53:37 我要投稿!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引用的便是《竹林中》的故事情节。在这一个故事中,每一个人都站在了自己的立场说话,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形象而编造谎言,最终使得事情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在这个故事中,利己主义被无限地放大。
强盗话语中出现过“我多襄丸也绝非浪得虚名”、“和我交手的,能打到二十个回合的,普天下也只有他一人了”等字眼。其中第二句话表面上是在称赞武士,但是,细思一层,俨然就是为了表露自己的强大。这也让我想到了生活当中的一些例子:有的人总是吹嘘自己身边的朋友有多么多么的厉害,亲戚有多么多么的神通广大。而吹嘘自己身边人的事例,不就正如多襄丸的供词一般狡黠吗。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根本就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
我们再来看一看女人的忏悔。“这样苟延残喘,实在是丢人现眼”、“奴家挨那畜生一脚不算什么,可夫君的目光令奴家无地自容”等字句,让人读出了这个女人对夫君的忠贞。可是,这不就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吗?古代日本女子有顺从、温雅、贤惠的道德追求,更是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道德准则,这些形成了日本的妇道。而女人的话语,不正是站在了这一种妇道上所说出来的话吗?为了给人一种遵守妇道的感觉,她多处用到这一种话语。而与此同时,利己主义也不断地被放大。
至于武士的说辞,在表面上看,完全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不断地控诉着妻子的不贞与贼人的狡猾,并且从主观的角度阐述了事实的真相。但是实际上呢?武士掩盖了部分事实的真相。为什么武士不说出是因为自己的贪财才导致了发生的这一切呢?为什么掩盖了自己当初落下妻子跟着多襄丸去寻找宝藏呢?从供词上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一名受害者,但是这名受害者却没有把事情完全说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一句俗话完全符合武士的身份。
并且由此中衍生出“罗生门”的另外一重含义:各说各话,真相不明。我们回到故事中,不难发现,利己主义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所体现。每一个人的供词,都有掩盖到自身的弱点,缺点,并从自我角度出发,所有的话语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与利益。此刻,我不得不对芥川先生自心底里发出敬佩。用简洁、冷峻的文字勾勒一个简单的杀人故事,并且抛给读者巨大的疑问,这无疑是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竹林中》,配得上是上世纪拷问人性最经典的文学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