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1000字

品列传之人 感先人风尚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二十多岁时,漫游在长安南下,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在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书籍,因而有机会读到很多名学著作。后来,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李陵辩护遇困,但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名震古今的史学著作——《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全书一百三十篇中,有七十篇是人物列传,可见历史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单从个人看,伯夷似乎不值得为之列传。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何尝不是如此?司马迁认为像伯夷,颜渊等人的出名,皆源于孔子的称赞,在篇末感叹:“悲夫!吕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运之士,饿能施于后世哉?”

孔子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圣人,但圣人光环的背后又是怎样的。孔子并非出生豪门,身材长相长相也不完美,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孔子一样名扬中外。孔子确实是个圣人,他的学说并非局限他那个时代,也不局限于政治,很多珍贵的理论流传至今,适用于各个领域。看了孔子世家,我了解到孔子是个实在的人,他的东西不比老子深奥,不入庄子飘逸,但大多数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是当之无愧的。

对于没有封相的李广,破格入列传,李广一生遇到很多坎坷,在这方面,不免令司马迁感同身受,李光是个英勇善战的人,胆略也令人佩服。不仅如此,为人还廉洁,把所有的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他的部下,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但正因为他乐于分享,所以当了四十多年的官,到头来却不能得到高官俸禄,家中没有攒下一点钱财。或许真是生不逢时,天意弄人,最后自刎而死。唉!我想他虽然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但也让百姓喜爱了。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的刻画了廉颇、蔺相如、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大多数人会以为蔺相如勇敢机智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志度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赞叹,但除了他们二人外,赵惠文王善于用人,不看重被举荐之人的出身,地位和资历,只注重他们是否贤能。还有谬贤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慧眼识英雄,舍己荐英雄”真是可贵!

仁者爱人,智者如人。微言大义,也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孟子生不逢时,他的学说不重功利,因而在多变的战国得不到重用。

......

以史为鉴,人生。或许就是这么变化莫测。

总之,《史记》在各个方面都是难得的经典。既让人愉快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观离合,也让人由古人古事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从而得出人生的经验。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