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高中

《草原图腾》

自古以来文明是人类一步一步走向繁盛的根源。我们传承文明,发扬文明,记载文明。

记载就说明使用某物去承载,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从甲骨到竹简直到现在的书。书是记载事物的载体。其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记载历史到民间传闻,名门望族的家中琐事。也有朝代变迁等一系列故事,人们也为此划分了许许多多的类别。如四大名著,名人列传的一系列文化产物。

如果大家阅读过名著就会发现,每本书所说的故事都是不同的,而如果两人同读一本书,即使内容一致但是两人看完后的感想与看法也大相径庭,这就要看阅读者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与观察。

《狼图腾》想必也有不少人看过,此书属于回忆性小说,回忆了作者年轻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及老时对年轻时发生的“事故”发出感慨。

小说开篇第一段,说的不是内容而是一个来自另一个作家对此书作者的感谢。这就很使人耐人寻味了,为什么呢,原来作者是第一位以狼为主题写出一篇长篇小说,且其中故事乃是作者亲身经历这是极其可贵的。

翻开书籍第一页说的便是狼。和作者当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者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位知青,被发放到内蒙古大草原与其他知青一起接受教育与改革。作者当时主要工作便是放羊。因为当时的草原不像现在这样的和平安逸。当时的草原有羊群的天敌,也是人们最厌烦的,却是蒙古人心中的信仰图腾——狼。蒙古人的图腾?有些人会很好奇狼怎么可能会被当做图腾。因为人们记住的都只是狼邪恶的一面,而狼聪慧的一面却无人可知。狼懂兵法,善合作,勇作战,懂团结。这些都是人类所没有的,也做不到的。

小说记载了文革期间人们对草原的胡作非为和对狼群的捕杀使草原沙化。作者对那些无知者的行为虽有心与其理论,却无力与其反抗的无助感与对那些无知者的痛恨。作者的草原“老师”一位年迈的内蒙古老人,他教会了作者对草原,对狼,对人等一切草原事物的看法,及其捕捉猎物的方法等。还有作者与狼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及作者亲自掏狼窝,养小狼的经历,这使他高兴又极其愧疚。小说最后作者的“老师”死去,用了蒙古草原传统的殉葬方式,天葬,把肉体还给草原,还给狼。

多年以后作者回归草原已物是人非。作者内心悲痛万分,与朋友在一起在草原的星空下喝酒,看着那天空上似狼首的星。发出无限感慨。作者回归首都,数年以后草原故友打来电话,草原百分之八十已经沙化。作者静静的看着窗外,忽然,晴朗的北京城内吹起一阵黄沙。

书写到这也就写完了。当时看完这本书时心中感慨万分,痛恨那些无知者。可怜那些因无知者愚昧,丧命的生灵,沙化的草原。让人不禁沉思我们所做过的事。我国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却有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如果一直是沙漠也就罢了。可是那在上个世纪之前还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绿洲啊!人们的行为使自然受到了迫害,使万物受到了波及。中国的淡水湖数量正在锐减,曾经春意盎然,万物喧闹的罗布泊已变成一片荒芜。变为尽是黄沙的干枯大地。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无丝毫反思。这,是最为可怕的。那些在上个世纪万里蓝天白云,生机勃勃的大地,现在,成了什么?沙漠?荒地?农田?这是人们所一手造成的!难道人们就没有任何反思们?土地沙化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可是人人都做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那我们这子孙后代还有哪里可以作为立足之地。还有哪里可供我国这十多亿人口居住。有些人会很好奇的问为什么这个人可以成为伟人,大家有没有发现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一无是处的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有长远的目光,可以为未来考虑。而不是像那些只知道做白日梦,什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孩子都知道的事。难道我们作为大人不懂吗?全都不为别人考虑,不为子孙后代着想吗。

我们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也是当前人们所面临的。也是作者通过这本书想向大家,向全世界所呼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是万物,所共有的,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践踏的。如果人们再以这种态度,再以这种方式生活下去。那么下一个灭绝的物种就将是——人类。人类文明将在历史潮流中被埋没。

人们应当去保护区爱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万物。留给子孙后代一条活路。

教师评语:小作者通过对全书的阅读,真实地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要保护、爱护我们的家园,立意深刻,文章有警示性!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