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读后感1000字
作者:李子文 时间:2021-03-19 09:18:38 我要投稿!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题记
前不久,我拜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的距离》。最初是不是经意间看到书的封面,我决定开始捧起此书,读着读着,发现周国平先生的哲理文很耐读,有种说不出的淡淡的冷眼旁观之感,但始终掩饰不住作者心中对生命的挚爱之情。读过之后与其说是一份感动,倒不如说是对生命灵性的深彻感悟,令我感叹,心仪。
喧哗的白昼过去了,世界重归于宁静。我坐在灯下,感到一种独处的满足。我承认,我需要到外界去活动,我喜欢旅行,冒险,恋爱,奋斗,成功,失败。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我会无聊,过的冷冷清清,我会寂寞。但是,我更需要宁静的独处,更喜欢过一种沉思的生活。
周国平先生的文笔很有特色,透着一股书卷气,还颇有些古文的气质。不经意间的幽默,透露出的是一个悟者的豁达。他的散文并不以写作技巧而闻名,但从字里行间,无论对哲思名言引用的娴熟自然,还是对社会现象记叙的详略有致,都足见其功底。但这些并不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因为他哲学观点的锋芒几乎已掩盖了这些光芒,正如绽放在日光中的绚烂烟花那样,人们往往是会忽视后者的。看过他的文章,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畅销小说和时尚杂志对你已渐渐失去了吸引力,正如孟子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信矣!我想真正去了解他,这不单凭一篇文章,我一边读,一边与其保持微妙的距离,期待能找到我想要对答案。
书中有许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种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而在众多篇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最触动我的便是悲观?执著?超脱。
这三个词语中,也许平时用的最多、说的最多的要属三个中的执著了。平时我们都说做任何事都要抱着一颗执著的心,可在这本散文中,周国平先生所讲述的执著与我们向来用到说到的截然不同,是具有多面性的,作者巧妙地将三个一般不大联系在一起的三个词语连成一段影响人生的态度。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的问题并不多。事实上,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人生无须悲观,在星辰的运转中,地球只是不起眼的星球,而我只是其一大洲中某一个国家其一地方的一个不起眼的人,我这小人岂非就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踪影,我们这小小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到作者所说的执著,更是独特。作者认为: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而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达胸怀。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说作者是个作家或者是哲人,都不及智者贴切,但我觉得与其说他是智者,不如说他是个悟者。这样说未免有些班门弄斧之嫌,但他有的不只是智慧,那是一种悟,一种觉悟。于丹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觉悟,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就是“看见吾心”,真正有觉悟的人就是能看透自己内心的人!他观点的独到与深刻,让我不得不感到自卑。看他的书,我觉得自己完全在汲取和学习,想要批判地阅读,却发现自己思想的浅薄,根本无从点评,只能是阅读、理解、思考和共鸣。
悟是一种境界,但愿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站在悟者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地平线。
合上这本书,我想我已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