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良知与偏见

《悲惨世界》:良知与偏见

当一个普通劳动者因饥饿偷一块面包,竟被累刑错判至十九年苦役;当他刑满释放,想要积极悔过,却饱受社会的蔑视与压迫,我们能感受到被偏见压迫的良知。人们对他的罪行津津乐道,对他的善行只字不提;资产者迎娶他的女儿,却对他冷眼相待。世界之悲惨,正在于人们怀有一种带有偏见的良知。

良知,从来都是社会不能缺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人生来都具有社会性,不怀一点良知,便无法立身处世。良知不是抽象的。千百年来的礼仪教化教会我们与人为善,一言一行都要讲究良知。譬如老人摔倒要及时搀扶,在从前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在今天却未必。人们不去搀扶,并非人心不善良,而是生怕被讹诈。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良知,分明带有一种偏见。

良知和偏见可以存在于同一人内心。如前所述,想要搀扶老人,便是良知;生怕被讹诈,就是偏见。倘若行一次善举反遭误会,这样的善举能否重演?有人如果因出于良知而吃亏,其他人是否也会吸取教训,保全自身?少数人良知的缺失,引起的可能是多数人的不信任;一个人的良知受到伤害,接踵而来的或许是全社会的偏见。长此以往,当偏见成为主流,纵然我们心里仍怀有一丝良知,也不会再行善。

良知和偏见也可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种偏见,恰是针对他人的良知。不少人一旦犯下过错,就难再被社会接受:想悔过自新,却毫无出路;想与人交往,却饱受猜忌。他们不仅要忍受物质穷乏,更要承受精神孤独和人格压迫。又有些人,出于好心而主动捐助物资,却遭到某些人或某些组织的横加指责和污蔑。如此之例,不胜枚举。

何谓偏见,何谓良知?良知不是进行道德绑架,也绝非以正义为由对他人作不合理的排斥。真正的良知能够维护良知,即对行善者多一些体谅,对悔过者多一些包容。而我们对良知的错误认识,使得良知反而成了偏见。我们生活在充满偏见的良知之中,社会的淡漠有目共睹,我们却心安理得,似乎浑然不觉。

“一个不愿让人批评的社会,好比一个讳疾忌医的病人。”雨果如是讲道。如今,我们也需要时时反思,反思自己,反思社会。良知与偏见的杂糅会羁绊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与侥幸。

反思之余,我们应将所思所得付诸行动。幸而我们的社会仍有富于良心且毫无偏见的榜样,仍有完备高效的政府与组织,仍有可以凝聚的巨大潜力。只要人人都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借一泓清水将偏见荡涤,人际关系就会更加融洽,社会就能迎来令人向往的美好图景。

雨果的启示仍是有力的。百年名著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量,印证着它作为真理而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如何培育一种更为持久的社会精神力量?长路漫漫,我们理应反思自我,我们理应作出改进,我们理应懂得下一步将向何处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