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2000字

这个家的暖与暗

——《家》读后感

“家”,当这个词语出现在你的唇齿边的时候,什么样的气息会氤氲在你的胸口?一个温暖的灯光?一片安逸的空间?一根坚强的支柱?汇成一种甜蜜的气息洋溢在空气中。若仅仅如此,《家》这本书就不会是一道晴天霹雳,照亮了很多年轻人的眼睛,将一切照得清清楚楚。

即使岁月无情地流逝,却只能徒劳地将他冲洗得更加光彩夺目,让我在很多年后再与他相遇,仍然是心怀虔诚。

不得不说,一开始的我,很是沮丧。他没有过多的词语修饰,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平淡的如同白开水的音调,叙述着家常往事。他没有气势磅礴的语气,用以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唤醒那个时代的青年。他缓缓铺开一幅冬日的家常画面,引领着我们进入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年代,只是那时我还不曾知晓,踏过街道上被压迫的不再作声的积雪后,我将走向怎样得黑暗。

在打开书页以前,我惧怕着,惧怕着一种落差,怕自己眼中这本书已经没有什么唤醒青年追求自我幸福的价值。但打开书页以后,我却开始恐惧我的生活:我总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如同觉新一般的矛盾与妥协。虽然封建的束缚消失了,我们却觉得仍被什么约束。他以这他细腻的心理描写,给予我勇气来改变生活:生活总是不完美的,妥协是解决不成什么的。

回过头来看看高公馆这个家吧,它,不好吗?不,这是一个多少人暗自欣羡的家:家境殷实,气氛很温暖,有亲情笃厚的兄弟,有忠诚善良的仆从。但这只是旁人眼中的公馆,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同样虚幻的大观园中:外面的一切富丽堂皇,书香之家,却有一样的明争暗斗;长者们总是严肃地训斥着小辈的不是,又自己又做一些道貌岸然的事。虽然从古至今这样的状况一直这样荒唐地存在,但现在,新生力量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这个家又有多暗,连熄灭了的电灯,也不住在漫漫黑夜中呻吟,连瞬时点亮公馆的烟花,也只等待来无力虚弱的笑声。如此凄凉的场景,毫不掩饰地呈现,都使他深深烙在我的心里。好比《雷雨》里的那个公馆,上面总是有挥不去似的黑云。或许是埋葬了太多生灵,浸湿了无数女性的血泪,压迫了太多男性的良知,这个专制势力的代表,要塌了。要把它拆得干干净净,在光明的沐浴下重建。

我最害怕面对觉新的内心。他并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可是他的认清反而给他带来了无穷的苦楚,就像是鲁迅所害怕的“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他的矛盾与挣扎在我心里足以掀起巨浪。作为一名长子,这个无形的身份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他,制约着他,而这个巨大的力量,还是来自于人们已经僵化了的教条。这些,让他带着幻灭了的希望牺牲自己和心爱的人,却什么也换不回来。而我们又是被什么管束着,放弃了我们曾经最爱的事物?仅仅是家庭的压力,还是自己内心深处隐蔽的虚荣,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压力?

每次一提起觉新,我都会忆起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久久回响,我们也懂得了那么多道理,知道名利不是,也不应是人生唯一的目标,可是整个社会都停不下步伐,我们害怕失去头顶上的光环,害怕在高处跌落,平乏的日子很累,我们却害怕改变。我们的害怕,生生将生命这一杯美酒酿成了苦涩。

同样,三个兄弟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却没有绝对的谁是谁非,作者将他们用文字详细的叙述,希望你可以选择好你自己的方向。

觉民的结局让人觉得他是最为幸福的一个。但,凭什么是他?或许他在他所能看见的两条道路——哥哥的忍让和弟弟的激进之间,权衡一番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或许他很幸运,我们没有多少机会遇见和自己处境如此相似的人,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先驱的,未来正因为神秘与无法预知,才会形成多彩的世间。做出改变需要巨大的勇气,也需要巨大的耐心,同时与智慧同行,审视自己,调整自己,成全自己!

激进的做法使觉慧的生活大起大落。最为进入新学堂的人,他总是不假思索地支持任何新的学说,说做就做,就算曾经有过两种对立的新学说出现,他也只是皱一下眉,苦恼一小会儿便放弃深入思考。他真是彻底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高速通道,拾人牙慧无可厚非,但是盲目地跟从造成了他一生的痛——鸣凤之死。

生命的代价是给予人最直观最具体的,也是最大的打击。我们都知道,斯人已逝,无论我们在做些什么都无济于事,他不可能知道了。就像当年黛玉之死,仿佛不能挽回什么,仿佛只是一个不祥之音,可就是因为一切已经徒劳,宝玉才会性情大变,真真的看透了那个梦,看透了长辈们根本不顾及他内心的想法,不是真正为他着想,才会消失在茫茫而干净的大地上。同样,鸣凤的死那么意外,好像只是因为一时没有开门,于是后会无期。可就算是之后无数夜里的梦中,他梦见的鸣凤,也只是变成了与他门当户对的人。他的内心向往着自由,却又一直圈禁着自己,没有真正跨出去。他在痛苦的噩梦中,终于开始思考,然后选择了远走高飞,找到了他一直想要遇见的生活。

可是我们呢?我们需要付出了多少代价以后才能真正自省,真正清醒?我后怕又清醒地庆幸着。我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成绩而存在的。学业繁重,仰望天空的时间还是有的,橙色的光芒充盈着天地,仿佛触手可及。日常生活琐碎,但是提起笔写写我最爱的字还是莫大的享受。步履再过匆匆,我也会停下脚步,为路边一朵花献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意。

我多么想再看看那个我们逃离出来的“家”,生活是没有绝对的完美,内心的矛盾和茫然也不会从此消逝,我们总是在改变自己,留下这个“家”,刻画我们前进的痕迹。

当明日的曦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家,以它的残骸存在原地,而我的心早已在路的远方。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