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书屋,一个梦想

 “北门拐角处有一间小小的书吧,推门而入,便会立即被暖暖的书香所包围。不管是软软的沙发,还是发旧的木质地板都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在漫漫的时光长河中,唯有这个温暖的一隅是静止的。陷在沙发里,周围围绕着层层叠叠的书籍,随手摘取一本,便能静心地读下去。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慢的,慢到似乎可以天荒地老。”这是作品《人与书俱老》里的一段话。

在我们村也有这样一间不起眼的农家书屋——村支部的书屋。不大的村支部却腾了一间整洁而又温馨的农家书屋,虽不豪华,却显得既朴素又完美。铁质的书架,木质的座椅,小椅靠在窗户旁,窗上随风飘动的”晴天娃娃”……这里是我博览群书的好去处。

在闲暇的午后,来到我心驰神往的书屋,手捧一本新作,伴着慢慢倾斜的阳光,一起沉沦——

在这间四方书屋中,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不断充实了自己,抵挡住了内心的浮躁,过滤清了世俗的尘污……

在这间四方书屋里,我梦想着熟人踏着熟悉的脚步推开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抬头,点头便是打过了招呼,然后继续自己的世界。书屋是大世界,大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我爱书屋,我爱读书。我有未实现的梦想,我时常手捧一本书,心怀一个梦,一个渴望看到更渊博的自己的梦。我没有停住追寻的脚步,用心探寻着书里的知识,期望寻找心灵的故乡,回首之间,已然发觉卑微的灵魂,在这驿动的天地之间是那么的渺小,知识的回归擦拭了我灵魂的斑斑锈迹……

书屋里很安静,只有笨拙的时钟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当然,也会偶尔有小孩争论书中的故事,书中寓意的争端,却也一点不显得突兀,反而另生一种童趣。这样美好的场景使我不禁进入更深一层次的探究与思考。

然而,不出意外的是,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落实的效果是非同凡响的,农家书屋的建设着实为村名们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国家为支持地方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切实解决农村读者“买书难,看书难,用书难”的问题。可以说农家书屋既是农村文化的春天,又是群众的‘精神粮仓’,更是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一本好书 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所以,只有多读有益的书,才能增强自信心,更加勇敢顽强,才会使自己拥有一对永折不断的翅膀。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农家书屋的意义也正是如此。爱国之信念将永垂不朽。

在我的理解里,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人物的画廊,联系到一系列的山川 、树林、村社、田野、池塘、湖泊。这看似简单的构图,却是我心里不可磨灭的慰藉。爱,是无法言喻的,语言的表达不及感情的千分之一。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开辟荒野,种出粮食,挑来河水、井水把我们哺育长大;我爱祖国的文化,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细微的感情,琢磨那耐人寻味的思想,联想到优美的图景,感触那铿锵的节奏宛转悠扬的韵律,领略到诗人的心之所向;我爱祖国的言语,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是同我们的生活血肉相连,还同我那炽热的心一起跳跃。农家书屋正是将所有我所热爱的聚集一身。

伟大的祖国在经历百年的历史沧桑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焕发青春活力,中国正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历史上没有任何时期比现在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百年来,时代出题,你用心作答,交出了一份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是你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没有你哪里会有新中国?百年辉煌,百年荣光,只因有你!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