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读后感1000字

于黑暗中追寻人性之光

——读《红手指》有感

看似冷漠的背后是人间真情,佯装温馨的结局是人走茶凉。读起来细思极恐的《红手指》不恐怖,可怕的而是人心。忘记了养育之恩的人,又会有多好的未来呢?但终有一场心灵救赎的旅途,让人间充满真情与希望,于黑暗中追寻人性之光。

东野圭吾创作的佳作《红手指》,展现了在老龄化社会下,本来完整的家庭却走向了悲剧。妻子八重子与公婆不和,在妻子的影响下昭夫逐渐对父母疏远,可父亲去世母亲受伤,夫妻俩不得不带着儿子直巳住进父母的大房子照顾母亲政惠。真正让这个家庭遭受致命一击的是直巳失手杀死女童,昭夫在妻子的威逼下放弃了让儿子自首的决定,将尸体处理。眼看真相快要隐瞒不住,昭夫与妻子将罪责全部推到假装患上老年痴呆的母亲头上。最终在警官加贺一步步的引导下,昭夫终于良心发现,道出了真相。

在这本书中,藏在悬疑的外衣下的,是人性、生活、社会与家庭的交织。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也越发的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面临的难题。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又何尝不是昭夫?他们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肩负着抚养孩子照顾妻子的责任,车贷、房贷等等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得他们快喘不过气,什么“曾许人间第一流”的志向,却一次次被现实磨平棱角,这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这样看来,这是一个略带“悲情”的群体。

对于昭夫来说,他身上体现的是作为丈夫、父亲以及儿子的悲剧。为人夫,他与妻子矛盾重重,没有体谅妻子管教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不易,忽视了妻子对家庭的贡献,而是指责与埋怨;为人父,“子不教,父之过”他缺席了儿子成长的重要阶段,甚至包庇犯罪的儿子;为人子,他不想承担自己作为家中长子的责任,即使父亲患病他也冷漠逃避,将责任推卸到已嫁为人妻的妹妹身上,就连照顾母亲也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房子。

层层悲剧重叠,一字一句无不尽显人性的泯灭,揭露这悲剧社会的残酷。儿子的薄情,儿媳的刻薄以及孙子的冷漠,昭夫的母亲在绝望中只能选择假装患上老年痴呆,将自己封闭在自我构造的世界里,以此来维持家庭的和谐。但终是人心叵测,她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利用。就正如《高老头》一书中,高老头一生痴爱他的两个女儿,为其倾尽所有,却到头来遭到她们的抛弃,最终如同野狗般死去。

“人之所以会撒谎,是为了隐藏内心的脆弱,保护那些不可取代的东西,逃避那些挣脱不了的痛苦。”在昭夫与妻子眼中,只有保全儿子看似前途无量的未来才是明智之举,所以他亲手将疼爱他的母亲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以此来逃避无法改变的现实。

在他们心中,母亲老了,没了价值,成了整个家庭的负担,甚至有着将她像垃圾一样丢弃的想法,这魔鬼般的念头又是何其恐怖!可他们每日提心吊胆地隐瞒真相,精心编造滴水不漏的谎言,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是儿子直巳犯下罪责后一句“我是未成年人,犯罪你们父母是要承担责任的”;是儿子被抓捕后嘶吼得一句“都是你们搞砸了,都怪你们”;是儿子被审讯时喃喃得一句“都是父母不好”。

回到书的题目——“红手指”,这是昭夫的母亲用口红涂红了手指来暗示昭夫,警察早已识破他的谎言,也意味着昭夫被心灵救赎的开始。世界上会有哪个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罗网?即使被利用,善良的母亲也坚信自己的儿子仍有希望,而红手指便是母亲为误入歧途的孩子点亮回头的照明灯。当母亲将被警察带走时,昭夫泪眼凝望着母亲视若珍宝般保存着自己儿时送给她的每一件礼物,泪水洗刷着他心灵的污垢,一番大彻大悟让他悬崖勒马,人性开始觉醒,最终说出了案情的真相。至此,人性之光终重新在黑暗中闪烁。

相比于父亲昭夫,这场凶杀案件的主角直巳显得更加不幸,因为一开始便没有人指引着他迈向为自己的罪责而救赎的道路,即使他与父亲同样拥有着这世上最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但他却未拥有母亲给予“及时止损,过犹不及”的教诲,他的大好年华毁于这个满是悲剧的家庭。而直巳自始至终都没有忏悔之意,只是说出“都是父母不好”。八重子对儿子犯下的错误也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他还只是个孩子”。这格外刺眼的话语,也值得我们反思当下每个家庭的教育观。总有家长会在孩子犯错后说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用作袒护和包庇的理由,而不是及时改正孩子的错误,却将孩子的错误推卸给对方。这样扭曲的教育观又怎会培养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少年呢?

而八重子与政惠同为母亲,也都看着自己的孩子犯下错误。政惠用红手指让昭夫迷途知返,可八重子早已将他们处心积虑保护的直巳的未来毁在对他的溺爱中。八重子放任着儿子,对儿子低三下四,造就了儿子逃避现实,发自内心地认为犯了错误会有父母为自己收拾残局,让儿子成为一个不知感恩不懂得承担责任的巨婴,酿成了无法挽救的悲剧。

而这一场场悲剧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在从来都没有绝对公平的社会中,悲剧时刻演绎着。我们会羡慕着百万富翁家财万贯的生活,会嫉妒有权有势之人走着自己无法想象的捷径,有些人的起点便是我们一辈子奋斗的终点。我们抱怨着世事不公,前进路上没有位高权重之人为我们扫清障碍,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在家庭中还要承担作为子女、父母等等不同身份的责任。东野圭吾在他的另一本书《时生》中写道“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力打好它”。我们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决定不了自己的智商,决定不了自己这一生会有贵人相助。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昭夫的人性则被这总叫人阵痛的世俗所撕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身上都会背负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忧愁,现实的残酷会压抑着我们的心灵,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埋怨父母以及认为父母是家庭累赘的借口。即使我们手握悲剧的剧本,也要用自己最好的姿态与之共舞,与之抗衡,嘶吼、呐喊着自己的坚韧,相信总会有人赏识我们的矢志不移。

人类终究是渺小的,有限的生命让我们无法避免生离死别。世界上最美好的从来都不是金子,而是和自己的至亲相伴到老,是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永远平安喜乐。从来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离别,而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也没有劝军更尽一杯酒,只是一个和平常一样的清晨,有些人就永远留在了昨天。所以,趁自己身边重要的人健在,别留遗憾,去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人生道路上,我们需要一道光芒,真正深入人性善美,引导世人。人生坎坷,指引我们知错就改的“红手指”不会一直都在。我们或许会误入歧途,但也总有一场心灵救赎的旅途,让我们重新拥有一颗赤诚之心,于黑暗中追寻人性之光。所以,不要关掉你眼里的光,和光同尘,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