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1000字

在中国话剧历史上,有一场话剧,它以极为现实的场面和极高的艺术感,在当时的戏剧界引起极大的震动,百年来不断被搬上戏剧舞台,被誉为“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和“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它就是——《雷雨》。

《雷雨》是曹禺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作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当时的曹禺才23岁,在清华上大四。也许是年轻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所以才会如此赤裸裸的揭露出封建时代时,中国家庭内里的混乱不堪,才会用如此极端的结尾,一天之内,两个家庭,八个人,死了三个,疯了两个。应该赎罪的死了,理解。可无辜地,盼望着美好事物的人,也死了,是我费解……但是,最该死的那一个,一切事情的起源,却依然潇洒地活着。这样令人发指却又理所当然的情节,恐怕也只有23岁的曹禺,才能够写的出。

当时看完雷雨,也许是以我的年龄还不足以了解吧,看完后只觉得一阵战栗、一阵心酸。

我曾经在一场节目上听过专家讲解,《雷雨》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具有夏日雷雨的特征:“刚开始天昏地暗,空气闷热难当,紧随其后,空气逐渐紧张,时不时伴随雷鸣电闪,随后,疾风骤雨,雷电交加,整个宇宙都发怒了。就好像繁漪从压抑到愤怒,最终走向变态极端的感情,又像周萍有悔恨有惧怕又有希望,负罪感与歉然并存,都和夏日“雷雨”特征一样。

命运这个词汇很难说,有人拼命想摆脱命运带来的人生桎梏,却恰恰把自己推向宿命的那边。鲁侍萍那饱受折磨仍逃脱不了命运残忍玩弄的内心。

也许,《雷雨》之中也正描绘着当时社会中各色人的各异表现。拥有如周朴园一般性格的人,凭借自己的手段,慢慢爬上社会的顶峰,开始了自己去“吃人”的一生,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工人的生命。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在《狂人日记》一书中写到的一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有的人认为周朴园重感情,鲁侍萍离开三十年,却专门为她设置一个一模一样的房间,并且三十年来不许别人乱进,周朴园为了思念她,竟不惜一切保留着曾经的样式。这或许是他唯一让我感到诧异的地方。

纵观《雷雨》,虽然只有四幕,四幕表示的跨度也仅仅只有一天,但就这么一天,所有事情都变了,人物的感情变得错综复杂,情节转折之大,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却又不能不承认这是真实的。任务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感情线,仇恨网。以至于让我们甚至都难以分辨让谁爱谁,谁又恨谁,但一切又是那么的鲜明,让人的心都能感受到。主要的剧情就是周朴园三十年前被迫或者自愿,抛弃了已经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鲁侍萍。三十年后,周朴园偶遇寻女的鲁侍萍。工人鲁大海并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为争取工人的权益,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争斗。被自己的哥哥周萍痛打,只是当时的他们互不知晓,周萍与后妈繁漪发生了乱不正当的关系,悔恨不已,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却摆脱不了繁漪的纠缠、威胁,与此同时,周萍爱上了鲁侍萍的女儿四凤,四凤和她母亲曾经一样,在周家做侍女,而繁漪的儿子周冲,他是一个真诚善良的少年,并且也对四凤有喜爱之情,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最后在周朴园身份的暴露下,酿成了悲剧。

在这部剧中,我最难忘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封建制度对人性摧残的最大体现者——繁漪,一个就是真诚善良的周冲。

作为书中封建制度最大的受害者,繁漪他内心已然扭曲,她执着爱情近乎疯狂,她极端、彻底、敢爱敢恨,她不悔改,有追求。她如同一支离弦的箭,勇往直前。她失去了精神依托,所以她抓着周萍的手不放手,想抓住这最后的美好,但终究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她的命运悲哀的,但书中几乎所有人对命运都是无奈的。

周冲则是在剧中是最值得同情的人物。他年仅十七岁,真诚善良,他也追求平等自由,并且对四凤也是真心,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好青年,却在封建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白白地失去宝贵的生命。周冲是我觉得最不应该死的,所以周冲的死是对腐朽的封建制度最有力的控诉。他是无辜的,也是悲惨的。

《雷雨》这部话剧,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当时旧社会的昏暗与腐恶,这部剧所有人物之间的矛盾都是在雷雨之夜爆发的,不论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作者在叙述这些矛盾纠葛和怒斥腐朽顽固的同时,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这让我想起曹禺曾说过的一句话:“《雷雨》是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第一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