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900字
作者:张永浩 时间:2018-07-10 09:42:48 我要投稿!
【第1篇】
踏尽山河万里 感受苦旅文化
——读《文化苦旅》有感
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映在墨绿色的书封上,它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沉稳的颜色,正如这本《文化苦旅》所呈现的内容——深沉、厚重,它带着我踏上这片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开启一场别样的旅程。
我随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借他独特的观察力,用文化艺术最敏锐的直觉历遍这大好河山,同时也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一种苍老后的年轻,冥思后的放松,行走在陆地、江海,怀着一个个缱绻的梦,探访历史的足迹。
从敦煌到阳关,从四川到苏州,从大漠关山远,到吴侬软语轻。在沙原听驼铃细细,在水乡赏暮雨潇潇。在莫高窟的山脚下独自徘徊,慨叹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行走过苏堤,在雷峰塔废墟旁凝思,叩问那流转的传说。余秋雨先生鄙弃了陈词滥调,以一种细腻的感官享受描绘雄浑壮阔的庐山,他也写飘渺冷艳的西湖,用千钧的笔力谱写出旅程中的悸动走走停停,在山水历史的跋涉间,回忆渗入了笔墨。
文人的裹卷让这山河更加多姿绚丽,它呈现出涌动的生机和魅力,让你因为那诗香的浸染而更能读懂这画境的灵妙,游转其中,仿佛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的喜、人的怒、人的哀、人的乐,它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身影里,我们就在这里思索健全的文化人格,以不断找到文化事业的灵魂支点,怀古伤今,怀古论今,溯本追源,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遗产,文化因为有了历史的解释而更加珍贵,这也警醒了我:当我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游山玩水时,我看到了多少呢?
诚然,以前的我只是用眼睛去观察美景,我的思想,我的灵魂从没参与。但当我随着先生的笔触,真正融入这人文画般的大自然之中,我会体验到灵魂的震颤,我会动容,会哀思。看吴江凄冷的月,看茫茫的白雪,看那似乎还留有烽火痕迹的断壁残垣,我会对古老的文化产生一种由衷的赞叹,甚至于膜拜,它使我像信徒一样的虔诚,因为我探寻到了它蕴藏的千言万语,那在时间长河缓慢流动里,容易被忽视的最动听的声音。它让我的想象奔突倾涌,情感丰润我的内心,因而再看这奇丽风景时,既有主观上的理性观点,更有渍着艺术想象的激情。
对民族、对生命、对历史、对艺术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一程一程,一页一页,都在诉说着苍凉深邃的文化。文章的深度撼动着我的心,在充满韵味的文字间,我可以读到那异于寻常游记轻快笔调的苍老,因为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艰难跋涉,更是心灵上的强烈冲击,大地默默无语,有悟性的文人却吞吐千年,解放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脚步到了哪里,正确的精神指向就向哪儿打开,大江东去,无法淘尽的千古风流人物跃然纸上,让你在这书页间,任思想肆意驰骋,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这样万里的山河,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这世上活一遭啊!我在这场苦旅里实现自我的价值,寻找一切美的本源,低徊在光荣与伤毁的群山回唱中,让文化在不朽的质感里,永恒地绽放出光辉。
【第2篇】
多年前,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曾有幸拜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许是年少不知“愁”滋味,许是未曾经历过继而鲜有感知,因而读过后便只是读过了,纵使有些许震撼,有些许感动,但却少有思索,少有反思。如今,怀着一丝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思考之情再次拜读这一经典作品,或许是心境不同的缘故吧所得便不同,在原先震撼感动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现如今的对比与思考。读后不禁想问,是我们忘记了历史?还是历史遗弃了我们?或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又或许我们不忍面对,还或许是我们不敢面对。
“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它民族的特征之一,是一个民族最朴素的着装。如果用山岳来比喻语言,那么正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言,“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山岳之一了,绵延的历史那么长。”或许是因为从古至今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华语情结的缘故,中国在经历几千年演变,无数次动乱,无数次朝改代换,几次外族入侵继而统治,几次改革,几次生死存亡,但却未曾改变它。语言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简直成了一种符咒,一种成为相同国度,相似民族的连接符,是一种称为根的东西,是一种唤为精神的图腾。
而如今华语的发展较之之前更令我们忧心。我们的华语,我们生生世引之为傲的华语却不再那么“傲视群雄”。有位新加坡政要说,100年之后,朝鲜还是朝鲜,日本还将是日本,越南还是越南,但新加坡会怎么样,却很难想象,因为我们最注意的是英语,但我们的英语讲得再好,英国人、美国人也不会承认和A接纳我们。这是何等尴尬与悲哀。我们本该坚持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被外族文化所同化,或即将被同化。若干年后我们有何颜面称自己为华夏民族,我们又该如何承认我们曾有过耀眼的过去。又有如何创造灿烂的未来。悲哉,此乃悲痛之极。
我们继承古人的,不仅仅是为了使用,更是为了为后人所继承。历史赋予我们的,古人传下的,我们不应忘却,应该纪念。因为我们没有权利把它丢掉,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最朴素的着装,是我们能留给后人的最有价值的念想。
“木轮牛车缓缓地碾在街石上,终于传来一个极其珍贵的字眼;水,当然是华语,那么婉转,那么回荡那么自豪和骄傲。一声声喊去,一天天喊去,一年年喊去。”
根,树之本也。信仰,民族之根也。语言,信仰之本也。
【第3篇】
喜欢他的文章,尤其喜欢他的句读,一个逗点,一个句点,带动你的心境一起一伏。他似乎格外偏爱句点,一篇文一气呵成下来,却被他自己点的圈震动的飘渺无形,也让我一起飘渺在他的文字中。
他的文章写得好,不如说他的文字拼凑的恰巧得当。他的思路总在他的笔下徘徊不定,带着文字上蹿下跳,让我追不上他的脚步,又不舍得放弃他带给我的期待与辽远,只能放手把自己全全交到他的字里,在他的文中漂泊,享受这种心动的愉悦。
这本书中,我仍旧喜爱他的《上海人》,因为他自己也是半个上海人(他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授,又是上海学做协会的会长,他本身是宁波人),缩一些奇上海人来有着格外的情感。外界盛传上海人的经济头脑(说白了就是会盘算)有多么的强大,说上海人的性子有多么多么的斤斤计较,说上海人是多么多么的排外,外地人都不喜欢上海人。之前,我也随着波流了起来,对上海人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他的《上海人》却像一股清流,不着痕迹的便把我心中的上海人换了个模样,他平淡的叙述着上海人的种种特点——精明,排外,小气,独立,散漫,冷淡,吝啬,自私,浮夸,琐碎。但是这种平淡却让我抓不到一个着力点去讨厌上海人,似乎上海人就是这样,上海人就应该是这样。的确,上海文明堪称中国近代文明的先导,它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文化。它拥有着一份强烈的自我主义的味道,上海人有一种冷静中的容忍和容忍中的冷静,他们可以崇拜一个在外地并不得志,而自己看着真正舒心的人物。这点在我心里无限放大,我开始用这点特性来置上海人在我心中的位。而对于这些文字,我只能让他静静地躺在那儿,无力做些什么。
【第4篇】
《文化苦旅》这本书时余秋雨的散文集。全书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有的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盛衰,使人见识历史的深邃与苍凉。有的却是以柔的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的神情俱佳,更神奇的是他竟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现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他在祖国文人所留下的风景中走走停停,行行止止,并在每个所到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沉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他沉醉其中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由此提笔,做出了自己一些有关文化的评论,希望亦或是奢望。
纵古观今,多少文人墨客抓狂于桌前,消失于桌前。
为什么?
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生活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为什么诗、文人总是要等到他们消失之后才会万古流传;为什么总是等着所有人沉醉、沉溺于其中或消亡于其中之后才能留下辉煌的知识文明,如果现在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文明都需要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为代价的话,那再过千百年,文明必定会自己的精神文明压得喘不过气来。若精神与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习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不知何时才能达到一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想余秋雨一定是本着这样的想法踏上了旅程开始了振奋人心的苦旅,我不能想象真正站在那一个个神奇的景象面前时,秋雨的心灵受到了多大的冲击,我甚至都不敢想象那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有多么的猛烈,一定会像一个傻瓜一样木然的站立着,时而脑海里满脑章句,时而满脑空白,我羡慕、向往、嫉妒。
我羡慕他,有这样的机会,我向往,他有这样的经历,我嫉妒,他有这样的但是和气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份才气。
我记得第一篇,《道士塔》有一种心碎的痛,王道士的身影时时浮现于眼前,挥之不去,他干燥的、看看一点碎银就裂开的嘴,还有那一道迎着外国人讽刺的目光恭敬的递出一卷卷经书,拿劣质颜料粉刷精美壁画的身影,我好痛,为国家痛,为民族痛好似我变成了一位真正的智者,心动伴着心碎。
他的那个时代,人烟尚且还稀少,当我读完莫高窟时,发现自己竟大口吐气,平复着心中的激动。在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收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而又沉甸甸的站着,变得神秘且安详。点开莫高窟的图像,愣神,对他傻想,相对于埃及金字塔、印度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中国的遗迹真是很难得的具有很大的积累性。
他让我感觉我仿佛成为了漫天飞舞的雪,我瞬间感到历史有着一种不可抑制的美,有着博大的精神,神奇的兼容性、传承性、宏大性和神秘性。
我理解他并且深爱他。
记得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一弯泉水。对于那一弯泉水的渴望,见识就像对失落故乡的寻找,对离散亲人的查访,行走于山间、泉间、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到底是月牙泉,隐藏域哈沙山中的月牙泉。
当他向往巅峰,向往高度时,巅峰去仅仅只有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于是,恰好在这时,变发现了那泉,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每个人都在不懈的往上爬,拼命的往前冲,最后什么都可能失去,高处不胜寒。
高有高的险,低有低的平,全由我们自己来断定,每当我们做好一件事前,我们需要停一停手,放一放脑子,思考自己到底做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了解自己,适时放空自己;
理解自己,学会引导自己;
平复自己,懂得优秀自己。
【第5篇】
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生命需要隐匿,
多希望给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一片空白,告别忙碌的生活,背上轻便的行囊,进行一场历经艰险的旅程,去看道士塔,去看阳关雪,去看三峡,去看都江堰,春温秋肃,像苏轼一样“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来一场文化苦旅。
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我来到了这文化旅程的第一站,看到千年前五彩的晚霞与腾燃的金光交相辉映,照亮了乐遵和尚的心,也照亮了莫高窟的灵魂,走在莫高窟里,看莫高窟的壁画美丽而又带着忧伤。余秋雨先生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啊,在这壮阔的生命面前,我们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的被历史的洪流推搡着,直至消融。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海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
在三峡畔,我看到的不再是林寒涧肃,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看到的是那风飞缱绻,云卷缠绵,姣花弄影,碧柳摇青,处处柔情,处处断肠。舒婷是懂三峡的,她的《神女峰》道出了三峡的寂寞和痴情,“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千年的等待与守候,在每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的做着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
此风此景,为停伫在荣华上的世人,招魂。
檐角如悬崖,风铃似沧海。柳侯祠中,花在夕阳中燃烧着,而那一片片树叶早已泛黄。夜幕降临,天空中惨白的月儿勾住了哀伤,夜似乎太长,心凝成了冰霜。终于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的一丝哀愁,雨,洗净了挂满思念的高墙。
是怎样绵长的细雨带给旅人无尽的乡愁,是怎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夜雨中不知勾起了多少诗人的情思,他用手指在窗子外的雾气上划着,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思念中的名字。在夜雨之中,天地是浩大的,四周一片漆黑,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落雨,文人墨客的思绪被进一步的放大了,从私人思考到了历史——这个厚重的话题。遐想着不知有多少个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将军舒眉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夜雨中,人生和历史都在蹒跚。
旅程还在继续,我就这样追随着秋雨先生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在他所描述的秀丽绝美风光之后,有的是对民族,对历史,对生命的探讨,对不羁的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意蕴深远。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本书,很苦,写书的人,更苦。我都仿佛感觉到了他的叹息与悲凉的目光。他一直在文化的旅程中执着的走着,走着走着,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走,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生命留一片空白,让我们忙里偷闲,可以在这里思考;让我们有一方净土,可以安放灵魂。即使生命充满了劳绩,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于这块土地,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为生命留一块空白。我安静地想着,我想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隐匿生命的场所,一个安放心魂的地方,也许是一份从容的心境吧,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整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也来一场文化苦旅。
但愿吧!若真如此,此生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