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900字

【第11篇】

余秋雨先生的一生,就像一缕飘荡在人类文明遗迹里的透明的烟,它始终没有色彩,但所过之处,灰色的记忆皆着上了鲜活的颜色,沉睡的古老的智慧在他的笔下缓缓苏醒。我想,余秋雨先生一直都知道,一缕薄烟是没办法在飘散前唤醒整个人类文明宇宙的,所以在沉重的历史遗迹下,固守一颗渺小而谦卑的心;但纵使这场旅途没有终点,余秋雨先生还是一往无前的走着,笔耕不息,走过了《文化苦旅》,又走出了《千年一叹》。

有信仰的人,心中所想的大概不是信仰的终点在有生之年是否能够达到,而是怎样走才能走到更远。余秋雨先生的旅程,前面提过,不单是《文化苦旅》一本书,而是一系列书。这个系列很长,但这样长,也不足以概述人类文明的一二。就像这个世界的旅途没有尽头,但有信仰的人会走得更远,如果他们死去了,他们的心不会消散,还是一往无前。

这本《文化苦旅》的最后一页,是我在学校晚修之际看完的。封皮是朴素的青色,就像古代隐士君子的青色宽袖一样的颜色,正中央书了苍劲内敛的“文化苦旅”四个竖排大字,旁边是作者签名和小小的四方印章。不是什么高级的硬板书面,没有烫金的鎏金的字,也没有印上做旧的唯美图片。就像他的其他任何书籍一样,不吸引眼球,不浮于华贵,或者柚青色或者墨黑色,就像穿着素衣的智者,用最谦卑最朴素的心灵和躯体承载最高贵的真理。

这本书,其实是一个追寻信仰的故事。记述的是余秋雨先生游历中国民间,通过各个残留的文化印记追寻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情怀。除了中华文明,余秋雨先生的足迹还遍及世界,余秋雨先生就是用这样的信念——热爱中华文明,热爱人类文明的信念,支撑着走过数十年的漫漫旅程,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战火纷飞中的古国,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人类最珍贵的文明印记。试问这样舟车劳顿、朝不保夕的漫长旅程,是钱可以驱动的吗?当然不是。这甚至是超越生命的力量。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余秋雨先生的孤独,来自于他的信仰。

因为以前、现在,人类的整个文明史,都是信仰匮乏的年代。大部分人只有目标,没有信仰,所以他们脑子里充斥着五颜六色的炫彩,心灵深处却空无一物。前一段时间中国有一个很火热的词“大国工匠”,这些可敬的工匠们就是有信仰的人――他们的信仰就是他们所做的唯一的事业。因为他们这一生致力于这一件事,并为此倾注全部的心血。所以信仰不一定要多么高尚,但这件事一定值得坚持一生。我不知道我是否心怀信仰,合上书页之后,我感到彷徨。内心里仿佛裹着一团雾,灰蒙蒙的看不真切。这就是我将要付诸一生的信仰的种子吗?我曾经想到我未来将走上文学的道路,但是看完这本用真正的信仰谱写的书之后,我动摇了:这真的是我的信仰吗?我愿意为此付出我的心、我的灵魂和我的一生吗?还是这仅仅是满足我的虚荣心的手段呢? 我没能回答我的疑问。余秋雨先生对人类文明的超越生命的信仰和他恢宏唯美的笔触深深地震慑了我,我不敢再对信仰有一丝一毫的轻率。所以我暗自下定决心,不能拘泥于文学,宁愿多走几条路,里面终有一条是通往迷雾之后的路。也不愿去做一个自以为有信仰其实仅仅沉溺于虚荣的人,最终幡然醒悟,只能追悔莫及,嗟叹一声悔不当初!

有信仰的人,可以穿越荆棘横生的小路刮得浑身伤痕而不知疼痛,可以飞跃万丈深渊而不感到恐惧,在没有路的地方,也要横木作梁,开出路也要走,走到信仰终结的一天,走到别人都到不了的地方。有信仰,所以一往无前。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诸多著作里身体力行为我指明的路。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了我的信仰,我想我会永远感谢这本书,以及这位怀揣信仰的人。

【第12篇】

自诩为爱读书之人,也被学校同事公认有这一爱好,于是在学校开展的以文章换书籍活动,订购了三本书,分别是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文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以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选了陶先生的文集,那是工作需要。从教二十余年,还是没摸着教育的门道,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如何,教育该如何去实施?为人师者该具备怎样的素养与情怀?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解答,自己找不到答案,只能去大师们的人生经历中去探寻。

选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是曾经看过其中的几个片段,想一窥全豹,但思想的高度决定你的阅读体会,我的思维更不上史铁生的节奏,所以读是读了,但却有着观念上的落差。

余秋雨先生一直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学者。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挖掘建树颇多,只要随便一搜便可知晓。余先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散文创作,如《山居笔记》、《霜冷冰河》、《千年一叹》等散文集都引起了轰动效应,而摆在我面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则代表着他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我也是热爱旅游之人,每到一到之后,也会留下只言片语。但我是纯粹的看山看水,简单地记录行程,并没有深入地去探寻,去追问蕴藏其间的文化因素。正是因为余先生拥有那渊博的文学与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才能去拷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层意义,才能创作出如此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

这部《文化苦旅》按照内容编排,被分成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大部分。

“如梦起点”中《牌坊》一文讲述了有关牌坊的故事。在封建束缚中挣扎的女人享受最高的待遇,便是死后为她们建造一座座“贞节牌坊”。而牌坊石匠潘木工从建造牌坊到为乡间小学建造像牌坊似的的石门,说明因为人的思想的变革,从而促进时代在变迁,就如文中所说“为一个个乡村解了冻,为一道道山梁解了冻,为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了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信客》。现在的通讯发达,快递业发展迅速,但这是累积了一两百年的发展成果,才赢得了如今的上天入地,千山万水只在眼前,可在一百年多年的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就靠着这么一个人、几个人,翻山越岭,肩挑手拿,怀揣信件,也用嘴口述消息,这些行色匆匆的人物,就是信客。信客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用自己的脚把江浙沪的大城市与偏远山村连在了一起,无形中也让闭塞的乡野有了些现代文明的气息。此文虽归为散文类别,但却有了小说的的一切因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传递着人性中的互为矛盾的两面。

这第二部分,余秋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寻迹莫高窟,拷问敦煌壁画偷盗之人,去喀什,访杭州,抵黄州,宿承德避暑山庄,感念宁古塔……大半个中国都躺在了余秋雨的笔下。每到一处,余先生都去挖掘其间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如《杭州宣言》一文,作者说,宣言由钱缪主导,由白居易、苏轼参加起草,由白娘子从旁润饰,又由今天的建设者接笔续写,内容是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

大多内容为匆匆一观,留下印记还需下苦功。看完此书,一个“苦”字太能概括作者与我的心境:

一、你看作者在几十年里,如那位信使那样,从古到今,走南闯北,去东访西,足迹不但遍布中华大地,还踏足世界各地,筋骨何其苦也。

二、你在看,每到一处,作者细观赏,严打探,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感触诉诸笔端,心智何其苦也。

三、作为读者,我们在品读文字之际,也得随着余先生的脚步与心路去旅行,去思量,去探究,也是苦差事一件。

但总的来说,这种苦是吃得值得的,而且是越吃越有味的!

【第13篇】

作者亲身回到“过去”,探究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深思现代文明。这是我从《文化苦旅》中读到的一点。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上看,现代文明和古文明是不可比拟的。我们在现代文明的构建过程中,有其优缺,缺在逐渐忽视的是对人性的解放,人权的追求。精神空虚,信念全无,物质外化包裹空无的心灵。这也是我们所处的现状。而大多数的我们同辈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读书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是心灵的富足,拜金,炫富比比皆是。该说是无知还是精神的浅薄还是长期接受教育导致的思想麻木?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诗意的居息”,那么我们现在也许可称为“物质的苟活”。

“与贫困和混乱相比,我们一定会拥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丽与安适,也就是人们向往的"诗意地居息"。”余秋雨进行了一次长途跋涉的文化苦旅,从“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寻找世界文明的源头,可是一路走来,感受到的更多是对世界文明衰落的叹息。感叹“盛极必衰”满目怆然,所以合书谓成《千年一叹》。“回想我所看到的那么多文明发祥地,没有例外,都已衰落。在他们面前,目前世界上那些那么发达的地区,完全算不上年岁。而它们的年岁,却成了当代文明地图上的褐瘢。年岁越高,褐瘢越深,麻烦越多。”这一点也体现在中东极其不安稳的现状:恐怖分子,倒置毒品与宗教极端主义等等的影响。

希腊的文明遗址,迈锡尼的山间城堡,克里特岛的古文明,埃及的金字塔,两河流域文明,他们尚且坚强的“存活”下来-遗址。可是他们又能持续存活多久呢?哪怕是以现在这种可怜的残骸形式怕是也难以永存,风吹,云动,江河流转。那我们现代文明呢?比上不足,可能给后世带来什么启发吗?余秋雨说:“除非发生什么重大灾难,我们的文明是不会被记住的。”这意味着什么?仔细寻味,发现现代文明没什么值得另今世骄傲,后世留念的。有的只剩下了科技。科技,日益更新;思想,日益匮乏。

作者的“千年一叹”来自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对世界文明的深刻探究,更重要的是他身体力行的感悟。而我,只是凭着浅薄的知识粗鄙的认识,很难由内及里的感受和正视现代文明的衰落,当然更这种发不出作者的“叹”了。

个人浅薄的见解是:我们需要清醒的意识到的一点是,共筑”现代文明”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一纸空文”上。不知道往后世人会以什么说辞去评价我们现世的作法。像我们现在批判以往的“焚书坑儒”一样?批判以往的科举制一样?这未可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和作法。以传统服饰来讲,我们的汉服唐服都是别有韵味的古典美,可是韩国把韩服传承下来,日本把和服传承下来,而为什么我们那么别致的服装在今天几乎望不见身影了呢?也许你会说旗袍?是,旗袍也是我们的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旗袍出于民国时期,年代稍近,还取精于满清服饰,完全不能和汉服相比美。古今文人墨客大都向往魏晋时期,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竹林七贤,那阮籍猖狂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向往魏晋,无非不是反映了人们对一个一个自由国度的追求?对心灵方璞归真的追求?一个时代这种精神稀缺得不到满足人们才想到了过去。这也是我们现代文明构建中追寻的一个重要品质。但更多为我们所忽略。这种忽略潜移默化的表现在我们的教育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上,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我们这些因循守旧的“应试产儿”还有那几乎每天都能在新闻上看到的道德滑坡现象。

今天,试问,我们还能”诗意的居息“吗?

【第14篇】

那段时间,天气很异常。天气的变化犹如一条溪流而下。

风,吹过沙漠中的敦煌莫高窟,有些梗塞,有些难言。风力似乎很大,吹得沙粒击打的眼角,让泪,有种流出来的冲突,让心,有种刀割的痛苦,心想,为何不让路人欢喜。这有如此壮观和神奇的画卷,这有如此让人沉醉的境界,却为何又要让沙粒模糊我的眼睛,遮挡我的视线,让我面对如此美而神的莫高窟却只能用想象去寻找,寻找这画中人物的微笑,寻找画中的美人的衣襟,真想和他们面对面的畅谈一番,可是,请原谅,请原谅我的无奈,因为我不能改变这该死的环境,假如我是这的主人,我一定会紧关着大门和窗户,严防沙粒,尽我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你们。因为你们就是我生活的职责。我想,这的风太大,吹的让人心寒,让人从内心产生痛楚。我也只能叹息一声。这实在让人感到遗憾。明明站在壮观和圣神的莫高窟里,却不能与其真情对流,有的只是模糊的视线中去感受。

或许我该到宁静的地方去平复下我的心情,心中有太多的遗憾需要去释放。一路寻寻觅觅,我喜欢上了一片这样的地方——江南小镇,这有白墙黑瓦,青石小道组成的一幅幅水墨画。远处屋顶上冒出一缕缕炊烟,平静的徐徐上升,朴实的人民正在编织着自己的生活。忽然让我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这里的江南气息,沁人心脾,比起让人燥动的敦煌,这里让人更容易安静下来,更容易去观赏,更容易与它有肌肤的接触。忽然下起蒙蒙细雨,这幅水墨画犹如一个幼小的婴儿,还吮吸这母亲的乳汁,甜美而平静,雨后,这里开始有了一层层淡雾形成“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犹如人间仙境,如此美的境界,您可以和敦煌的景分享一下吗?可爱的敦煌,你也是美丽的,只是你的“腼腆”让人有种不同的心态。这段“苦旅”就如小溪般婉转流长,流过古老的中国文化,流过神圣的中华大地。每个人有如此的心境去接触您的时候,请不要拒绝他。不要让他用“苦旅”来形容您,因为相信您是博大而深厚。

strong class="red">【第15篇】

如果说,读李白的诗,好比喝烈酒;读柳永的词,如同饮甘醇。那么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无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体味甘与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没有安逸、叹息的尘土气息。

《文化苦旅》称得上是“三位一体”。它写了中国各处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本游记。其中也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不论是参观或是旅游,余秋雨先生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沧桑。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其实他是把自己真实地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出于对自己的负责及对人们的警醒,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最质朴、最深沉的情感。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如数家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在他清晰而又独特的思维视角的带领下领略了历史的足迹,感悟到最深沉的历史呼喊。

如果历史是一部长卷,再怎么博大精深也终究要翻过去的;如果历史是一个故事,是是非非就会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循环往复。我们拦不住他滚滚的潮流,唯有在现实的寂静中或漠然或虔诚地品味曾有过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记忆。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 是啊,对于历史的教训,历史的遗憾我们不能漠视、不能旁观,因为只有敢于同它正眼对视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红豆的浓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许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也许只有正视、面对、承认了这种沉重感之后,才会有一份轻松。人生之路,对我来说还很长,我只是站在一边,踮起脚来张望,迷惘之余,心中默默暗记:只要做得踏踏实实,珍惜就好。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喜剧是把人生没有价值的东西撕坏了给你看——痛快;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坏了给你看——痛心”那么我认为《文化苦旅》带给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