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飞鸟集》有感3000字

老实说,我对泰戈尔不甚了解,更没有读过太多他的作品,也许只是听过那一句著名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罢了。甚至很多时候,泰戈尔只是一个僵硬的名字,存在文字里,存在我的脑海里。

《飞鸟集》时常被列在各种“必读书目”里,似乎小时候就该读了。很“遗憾”我从前从没读过这一经典的“推荐必读书”,我一向对诗集尤其是外国人的诗集敬而远之,因为我觉得我总是读不懂,根本不知所云,于是久而久之就对诗集毫无兴趣。最初读《飞鸟集》也是一时兴起,在图书馆里寻寻觅觅,看到了这本书,便想:不如看一下吧,顺便还能练习练习英语(因为我看的是双语译本)。谁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泰戈尔优美的句子和精妙的比喻带给我一连串的惊喜,我深深地着迷了,对他的崇敬油然而生。

我总觉得多么幸运,在一个合适的年龄读一本好书,能够理解体会其中深意,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从泰戈尔的诗句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真的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世界的人,而且他也一直在引导人们去热爱生命、热爱世界。

就好像这句: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这世界只对他的爱慕者揭下他广袤无边的面具,缩小成一首歌,缩近成永恒的一吻)。只有当你真心地爱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带给你最美好的回应,也许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也许是一个缠绵的吻,这些都是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最真实最质朴的回应。还有这句:Listen,my heart,to the whispers of the world with which it makes love to you(心哪,请聆听天地对你的窸窣细雨,它说的是,它爱你)。似乎在作者看来,天地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天地爱我们的表现,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种伟大的爱,一味地利用自然,抱怨天地,却忘了从来都是我们在索取。这时候也许该停下来,听一听天地对我们的教导。

像这样直白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的诗句还不少:The world has opened its heart of light in the morning. Come out, my heart, with thy love to meet it(天地在清晨敞开胸怀, 放出光芒,我的心啊,出来吧,要带着爱迎接它)。但仍有不少婉约的表达,虽不似那些直白的诗句热情饱满,但是细细品来,意境却更为深远,意犹未尽,令人回味无穷。比如这句:The cricket’s  chirp and the patter of rain come to me through the dark, like the rustle of dreams from my past(蟋蟀唧唧,雨声淅沥,穿透黑暗,勾起年少时如梦的童言絮语)。还有这句:I sit at my window this morning where the world like a passer-by stops for a moment, nod to me and goes(今晨我坐在窗前,看到世界像一位过客,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点点头便走了)。我仿佛看到,深夜细雨中,辗转反侧的诗人望着窗外一片漆黑,静谧的夜里传来清脆的蟋蟀声,诗人想起过往,茫然失落;而第二天早晨,诗人坐在窗外,望着充满活力的世界,笑着和世界打了招呼,看世界这个过客,点点头离去。一夜一昼,一伤一喜,我从中窥到作者细腻的心思,复杂却又简单,感慨不已。

作者在爱着这个世界的同时,却也毫不掩饰地抒发了内心浓郁的悲伤。好像这句:I hear some rustle of things behind my sadness of heart, I can not see them.(在我心中,一些事情发出窸窣的声响,只是它们躲藏在我悲痛的后头,我听得到,却无法看到)。还有这句: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悲伤已静悄悄地驻留在我心里,就好像黑夜弥漫在沉默的森林里)。作者的悲伤是沉重的,隐秘的,不可排遣的,像“黑夜弥漫在沉默的森林里”,抓不到,很渺茫。细细读来,就仿佛自己也走在那黑暗的森林,被冷重的雾包围,心慢慢冷下来,恐惧感涌上心头。

作者毫不吝啬地爱着这个世界,热情地表达他心中无限的爱,却又时常停驻在悲伤的世界里,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泰戈尔生于1862年,大约是中国太平天国末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由于生长在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优良的教育培育出他质朴的心灵。而1905年以后,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来反对孟加拉分裂的决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这个运动,充满激情的爱国营人义愤填庸,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我想他的热爱与悲伤大抵都来自于对祖国状况的担忧和对所有被压迫民族的同情吧。正因为他了解到自己的同胞正在经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才更加体会到世界的美好,他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自然的美好,他才如此积极地参与到反抗运动中去。而同时,他对殖民者与侵略者都深恶痛绝,义愤填膺,他是悲伤自己的祖国被蹂躏,也在为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悲伤。这样的悲伤是如此浓厚,难以排遣,无声地展示出了泰戈尔的高尚人格。

这样想来,更是被诗人的情思所打动,用心小小体会诗人的内心,却唯有一声叹息。

同时,泰戈尔的诗句总是以惊奇巧妙的比喻、拟人手法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令人眼前一亮,心尖一动。比如:The trembling leaves of this tree touch my heart like the fingers of an infant child(抖动的树叶,犹如婴儿的手指,触碰我的心)。 还有这句:The trees,like the longings of the earth, stand a-tiptoe to peep at the heaven(森林踮着脚尖抬着头,向上探着,好像是大地对上天的思念)。似乎在诗人看来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当他看似不经意地说出来,我觉得如此惊喜,仔细品读,会心一笑,心里突然满满的都是感动,感动于作者的真情,感动于那自然里的真情。

那些警示世人的句子,从泰戈尔的笔下出来,少了一些怒气,多了些许温和,明明是警示劝说,却觉得是春风拂过,令人主动地忏悔。还有那些描述缠绵爱情的,在感受着忧郁的同时也感受到童话般的美好。

总之,作者作为一个诗人,他笔下的词句总是带给人美感,既简单纯真,又细腻厚重。让人仿佛时而在春天的森林里漫步,时而在秋天田野里奔跑,整个人都能得到一种类似洗礼的精神沐浴。

我想我会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泰戈尔,阅读他的作品,只为能得到更多的洗礼。

感谢《飞鸟集》,感谢泰戈尔。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