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有感2000字
作者:庄明 时间:2020-03-07 10:28:31 我要投稿!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我国建国初期在文艺界“双百”方针的政策下诞生的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作者王蒙眼光敏锐,勇于揭露当时社会中潜藏的官僚主义作风。这本书的名字在高中的历史书中就曾出现过,只是一直没去看,这次经过老师推荐,终于走进了它。看之前,我的心情和看《红旗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总觉得他更能引起共鸣。果然,看过之后的感触很多,一时竟有些语无伦次,不知从何说起了。这篇小说不长,可就在这很短的篇幅中,我的心却不止一次的随之震动,正如赵慧文对林震所说的那样:见到你,我好像又年轻了。没错,小说中林震的一言一行也在不知不觉中撼动着我那颗蠢蠢欲动的青春之心。
小说中的林震刚被调到组织部时,脸上,心中都是难以掩藏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迫不及待。他觉得自己22年来的岁月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功勋,没有创造,没有冒险……但组织部这份工作又使他重拾信心,或许真正的生活在这里就开始了?然而,组织部这个环境对于这么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林震来说,太复杂。从初次了解麻袋厂党员发展情况碰壁到之后对韩常新和刘世吾无所作为的不理解再到帮助魏鹤鸣开座谈会而在党小组会议上被批评,我想,林震这时候的心里是孤独而失望,甚至是满腔愤怒的吧!不难想象,当你一腔热血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得到的不但不是热烈的反响,反而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试问,有谁可以平静的接受呢?好在,林震有一个赵慧文的存在,这两个同样有着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年轻人在那样一个复杂却又无可奈何地环境里仍旧保持着最初的质朴和激情。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就在林震怀着激动不安的心以昂扬的基调在区常委会上指出韩常新和刘世吾的缺点时,换来的是上级领导的批评和当事人的不屑及冷淡,这似乎有点可笑。虽然小说结尾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我要更积极,更热情,但是一定要更坚强……”林震依旧像永不停息的奔向海洋的水一样,他的理想永不搁浅,用不触礁,如同旗帜的飘扬。即使在这过程中会蒸发重回原点,但是他依然会再次向他的理想奋力奔跑,那仿佛不是宿命的轮回,而是一次重生!这如同每一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一样,在奔跑的同时带上理想,自信而敢于展露,坚强且意志饱满,也在这其中无尽的挫折中成长,成熟。我想,这种精神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被讴歌的,可是,现实有现实的空间,抛开这些虚幻的浪漫主义,试问,我们现在的社会能够容纳的下这种坚持吗?文学作品中的那种不畏强权,勇往直前在这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社会中是那么不堪一击,如果像林震这样的人出现在当今政坛,哪里还有他被批评的机会,早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吧,这种消失不是人为的,是自主的,因为那种环境令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念,否则会被暗涌的洪流吞噬的一干二净。不是我的看法过于倦怠和消极,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姑且不去妄断政界,生活早已经将我们的棱角磨平,即使是作为一名大众百姓也难以坚持最初的热情。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在前两周我们的见习生活中就有所体现,我们见习生对于学校,学生,老师都显示出无比的新奇和热心,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当了老师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可是一些老老师就对我说:“你现在和我刚开始工作时一样,对什么事儿都充满激情,好像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样,可是,慢慢的,这个环境,有家长,领导的压力,还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你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如果不去适应那些,你会寸步难行。所以,只能慢慢的就这么随大流走了。”我不知道那位老师的话是不是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其实,每一个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人都是怀着一颗充满自信与力量的心,准备大显身手好好干一场的,可又不得不被迫的接受着形形色色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渐渐地,最初的那份热情会被腐蚀的只剩下一口气。
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不是林震,而是被大家所嫌恶的官僚主义典型——刘世吾。我对他的真实感受就是,我很欣赏他。赵慧文对刘世吾的认识可以说很深刻,她说:“他看透了一切,以为一切就那么回事。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是一下子战胜‘非’,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见过。党的工作给人的经验本来很多;于是他不在操心,不再爱也不再恨。他取笑缺陷,仅仅是取笑;欣赏成绩,仅仅是欣赏。 再也不需要虔诚的学习什么,除了拼音汉字之类的具体知识。一旦他认为条件成熟需要干一气,他一把把事情抓在手里,教育这个,处理那个,俨然是一切人的上司。凭他的经验和智慧,他当然可以做好一些事,于是他更加自信。”赵慧文的这些毫不留情的话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清晰和丰满的“官僚资本主义”形象。我觉得这个称号只是局限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吧,在现在看来,刘世吾这种人正是被大家所推崇,所羡慕的。相对于林震那种典型的浪漫型、幻想型人格与气质,热情而单纯,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自我实现的欲望以及由此而来的持续亢奋的精神状态和躁动不安的心理特征。刘世吾显得更沉稳和老练,更适合党组织的工作,从他和林震在酒馆中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也曾有着远大的抱负,也曾满腔激情,可随着“环境”的侵蚀,那些昔日的信念早已随年华逐寸斑驳,无可奈何。总之,这篇小说我的感触还很多,比如赵慧文和林震虽然同是“青年人”,但他俩也有着本质的不同,赵慧文更多的是对生活单纯的革命浪漫主义,一种平民化的生活审美情调。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林震的理想化生活。
想说的还有很多,正如开篇所说的那样,语无伦次了,每本书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感触。我知道自己很多看法都不成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和林震也有着相像之处,曾经有过的青春冲动和热血,在“遇见”林震时,又复活了!这就是我觉得这本书无论对其时代和人物形象的批判与否,都值得被每一代人诵读的意义,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最初的那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