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读后感1400字

《红豆》,再没接触这篇文章时,我纯粹的以为这是一篇不同于以为老师要阅读的文章,可在我认真阅读之后才了解到,这仍是一篇关于革命性质的文章。这是发生在1949年前后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代表相思的红豆展开的情节。江玫再回到学校后,找到了基督像后的两粒红豆,接着是蜂拥而来的回忆……她回忆了她当初的爱恋,回忆了一直同时存在的亲情友情。在那个时代,江玫是左右为难的,她不清楚她的好友肖素的伟大理想要怎样实现?不明白男朋友齐虹眼底中一闪而过的恨来自哪里?原因为何?也不理解母亲为何痛恨官阶之人?一系列的疑问都在无时无刻的困扰着她。

后来在肖素的影响下,江玫逐渐趋向那个还是模糊的事业,可能是母亲和好友对齐虹的不好印象,使江玫对齐虹产生了一股不确定的感觉,她发现齐虹的行为举止都隐约表现着对某种事物严重的恨意,而且他的小资,他的自私都与这个改变着的社会显得是格格不入。看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女孩和这个男孩的爱情紧张,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为他们的爱情带来的不是一丁点的阻碍,还有他们之间的距离确切的说是他们之间身份阶级,这些都为他们最后的分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这种刚萌芽不久的爱恋其实给予的应该是祝福,可是就是因为时代的关系它被冠上了阶级色彩,不被所有的人所看好,甚至连主角都产生了不自信产生怀疑!再加上女主角身边的人对小资有着深切的痛恨,致使两个相爱的人的家庭无法融洽的面对面的交谈相处,所以他们的关系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稳定,到最后因为肖素的事件是这段爱情得到最终的解放。江玫坚决的决定放弃爱情而选择了友情亲情,选择了对死去父亲的尊敬,选择留在真正需要她的事业和人身边,而不是为了只为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死活的齐虹而与之搬到美国。所以我感慨这段恋情发生的不是适当的时候,也感慨恋爱的两位主角都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是一味的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样显然会有隔阂出现,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罢了,而肖素事件刚好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爆发口,也因为肖素事件让他们更清楚看清楚彼此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虽然放弃对方会很难过但这也是一时的,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进行(为自己确定的方向和道路而奋斗)。

虽然这篇故事是介绍的是江玫和齐虹的爱情,但其中个串出场的肖素很值得人们赞扬。肖素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奋斗的目标,她做着她的伟大事业,并且用她的热情、激情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觉醒!在面对江玫的问题时,她也是清醒的,给过江玫身为好朋友该给的警告,而且一直用行动去说明。她一直都是理性的,即使到了被捕的那一刻甚至是面对死亡时,她都从容面对,因为她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肖素也是有原则的人,为了朋友他可以两肋插刀甚至牺牲性命也没有问题。对于江玫她就是这样的态度吧!反正我就是这么看待的!!其实江玫也是应该感受到了吧,不然她怎么坚决的放弃和她不符的爱情,走向肖素走向她那个伟大的事业呢!多年后,她在看到那两颗红豆,她应该有的应该只是感触吧——感触那些年的爱恋…………而更多是欣慰吧,欣慰她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其实这篇文章放在现在的社会,我们仍然会像江玫一样不知所措,面对两难的境地……然而现在我们的决定依然取决于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态度!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一切了……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