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700字
作者:陈子涵 时间:2021-01-12 10:33:41 我要投稿!
如米苔花
----------读《文化苦旅》有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文化苦旅》中的中华文明,并非纵模古今文明中最璀璨的,但绝对是凭借中化民族人人奋斗的双手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
余秋雨,浙江籍人,本书作者。本书内容精美,有作者对文明,文化的感悟,也有他对文明遗迹的精密描写。但深观其背后,是他一步一步地深入这些荒芜的遗址,每一个文明的遗址上,都留有他挥洒的汗水,微弯而奋斗的身影。一瞬间,我认识到秋雨先生也是一朵苔花,渴望让更多的人认识文明,保护文化。
秋雨先生从自己的童年写起,作为起点,进而开始自己的中华文明之旅。再拓宽性地参观了世界文明,最后进阶到自己的人生之旅。当然,我最喜爱的还是中华之旅。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是几千年前李冰留给后人的一道“万里长城”,使得成都平原变成一片沃土,有名的“天府之国”。随着作者的思绪,我站在都江堰边,看千年的水流被一个一个坝摔碎,看这些玉屑溅起的漩涡,但这些驯顺地根据筑坝者的指令进行调整,再调整。但这些水在咆哮,吼出的是中华文明在辛勤劳动人民的手中的人与自然合一,再爬上青城山,看到的是香火不断的道观,体会到的却是都江堰与青城山相邻而居,互相映衬的哲学美和天人合一的美。
老夫聊发少年狂,可惜早生华发。
秋雨先生笔下的人物,最爱的还是那身世坎坷但又不乏乐观的苏东坡,乌台诗案算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官场上文人的嫉恨,使他备受迫害。一代中华文化的巨匠沦落到黄州-----一个对他很重要的地方。在这里,他用他奋斗的双手,坚强而乐观的意志创造了一颗颗足以震撼文明的诗歌。在这里,他的心灵再一次的提升纯净。
本书写于文革后,所以隐隐揭示了中华文明背后深藏了千年的祸患----文人间的相互嫉恨,相互吹捧,作者通过举世界文明和自己的人生之旅与中华文明对比时,作者感到的叹息、痛恨,也让我这个初谙世事的少年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凝聚着一个作家十几年的心血,让我们明白了这些年中华文明的不容易和每一个阶层为文化而奋斗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