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四年级

【第1篇】

一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的拿出妈妈给我准备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青少年版)。我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读完了它的全部内容。读完一遍还不过瘾,我又重读了五六遍,其中主要的内容都能复述给爸爸妈妈听了。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地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

其中,我最喜欢《三顾茅庐》、《气死周瑜》、《诸葛亮南征》这三个故事。

《三顾茅庐》中,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帮他打天下,三次到诸葛亮的家拜请诸葛亮,后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诚意打动了,最终答应出山帮他。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其中刘备求贤若渴、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很打动我,让我想到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学生的我们能不能像刘备那样坚持不懈呢?

《气死周瑜》中,主要写的是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把他气死的故事。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却被诸葛亮抢先夺走;第二气:周瑜本想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借机扣下刘备,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三气:周瑜使用“假道灭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又失败了,结果一气之下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周瑜作为东吴大将,虽然很有才,气量却很小,把自己气死了,很可惜。要是他能一直活着,也许《三国演义》这个故事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能影响后世,甚至影响到现在的我们。

《诸葛亮南征》是这三个故事中,我最最喜欢的:南蛮王孟获反叛蜀国,被抓住六次都不服气,第七次被抓住才诚心归顺蜀国。

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治国理政最好能以德服人,这样才能得到民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国演义》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不过,爸爸经常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趁着我还年轻,要把《三国演义》好好研究,好好学习。

【第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里面精彩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桃园三结义》、《关羽温酒斩英雄》、《刘备三请诸葛亮》、《青梅煮酒论英雄》、《赵云大战长坂坡》……但其中我最喜欢读的还是《诸葛亮七擒孟获》,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感慨万分。想要征服他人,就要赢得人心。那是因为靠蛮力解决的问题都只是一时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运用智慧去解决深层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从《诸葛亮七擒孟获》中受到的启发。

《诸葛亮七擒孟获》主要写的是:刘备死后,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率兵南渡泸水,想要平定南中的战争,诸葛亮率军队到达南中后听说孟获在这里威望很高,所以决定生擒孟获,以此来感化他。孔明共擒孟获七次,但也放了他七次(这便是七擒孟获的由来)。双方首战时,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孟获。但孟获不服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下令放了孟获。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六次,孟获不是诈降,就是因为手下自相残杀而战败,直到第七次,孟获决定用藤甲兵战孔明,那兵虽强,但确是用草木植物做的战袍,用火攻自然可破。孔明得知后用火攻便轻易战胜了孟获。七战七败,孟获输得是心服口服。诸葛亮不但本领高强,又宅心仁厚,他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了孟获。孟获诚恳的说道:“您具有上天一样的神威,至此之后,南中人绝不会再反叛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认为诸葛亮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心胸开阔。面对被擒住的敌人,他完全可以将其处死,可他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还为他松绑,赐酒食,以礼相待,将蜀国占领的南中土地退还给他。孟获虽然是个粗鲁之人,但也被这种宽宏大量的情怀所感动。由此可见,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拳头,而是智慧!所以当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我们一定不要大打出手,换个方式也许就可以把“敌人”变成朋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琐事,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像诸葛亮那般的智慧,去运用自己的巧思,而不是用蛮力解决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的结果会更加完美。

【第3篇】

身在曹营心在汉

——读《三国演义》有感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而我却对《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情有独钟。 

小时候,当我第一次读连环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就对那个身长九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的关羽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在那个懵懂的心中就想:今后,我也要像他一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心中仍对武圣——关将军有一颗敬佩之心,也渐渐明白了原来他不仅文武双全,还是一位忠肝义胆的大英雄。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传奇故事。

记得那时,曹操打败了刘备,且三兄弟各自走散了,保护二嫂的任务便落到了关将军的头上。经张辽劝说,他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降曹了,但仍然立下了三个条件。“只要得知大哥的去向,我便立即要去寻找。”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声,激起了我心中的层层波,虽关羽身在曹营,可心中仍想着桃园三结义时的那铮铮誓言,仍想着大哥此时身处何地。我相信:他的脑中一定还回想这桃园三结义的画面:那一壶浊酒,分上三大碗。那肃穆的祭台前,三人款款地跪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患难相随永不分开。这铮铮的誓言,一定涌动起了关将军心中的豪情;这铮铮的誓言,千树万树的桃花也为之动容啊!

关羽大哥为了兑现自己的誓言,屈身曹营,当接到哥哥的书信,便立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历尽千般辛、万种险,血溅战甲,平安护送嫂嫂。当兄弟三人重聚首,那一刻,我的眼睛里也满是抑止不住的泪水!祭台前的盟誓,他在用一生去实践。这忠诚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啊!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文学名著,而武圣关将军忠心耿耿的品质也令我敬佩不已。现在,我要好好学习,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关羽一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