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读后感600字

东风起舞处 ——读《风声》有感

昔日,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地方,她渡过重重深渊,为党的革命事业递送出绝无可能走漏的“风声”。

《风声》出自“谍战之父”麦家之手,属于谍战题材。由于受部分谍战剧影响,起初我不免有些倦怠。然而,自翻开第一页起,我便深深地被引诱进一个真实的、灰暗的、残酷的世界。

那是一个战事更迭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伪军皇军、乡绅土匪等等众多派别拉锯斡旋,明争暗斗。作者笔下的李宁玉,就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一员。

起初,我对李宁玉的印象不过是日伪要员,冰冷、寡言。但我不曾想到,她竟是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作为重要的“传报者”,她把职业素养发挥到了极致。你可能想到,再平常不过的绘画中却藏有中文明码?再平常不过的扔药壳、收垃圾,竟能够用来传递通知、交接情报?这是何其难得的大智慧!危急关头,为了得到顾小梦的协助,她抛弃了人们视若珍宝的自尊,嚎啕恸哭,几番下跪,直至一双膝盖磨出了鲜血。这是何其难得的大坚韧!在面临着生死与革命未来的决择时,她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此换来了敌人的疏忽懈怠,情报得以传出。这是何其难得的大无畏!

李宁玉,这位看似普通的女性,于重重险境中,为我党递送出了绝无可能走漏的风声。她是一颗浸在血泪中的金子,一个在时代的洪流里颠簸不倒的英雄。

东风在中华大地上潜滋暗长,一丝丝风声的背后,是一群群共产党员、解放军以及其他为中华之解放而奋力抗争的斗士的大智慧,大坚韧,大无畏!

东风起处,有多少“李宁玉”为传递情报而绞尽脑汁,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东风起处,有多少领导者殚精竭虑,在政治暗流中与敌人唇枪舌剑?东风起处,有多少战士在沙场奋勇拼杀,用鲜血染红了新中国的旗帜?此辈英雄,一定不是刀枪不入之躯,但他们的脊梁一定如钢似铁!正是他们,以往鼠辫迂腐、软弱无能的恶魂灰飞烟灭,从今往后,我华夏大地尽是铮铮铁骨!

“东风起舞处,焰火飞扬时。”一股股东风连成浪,推动星星之火,燎了敌人的原;一股股东风连成浪,推动星星之火,点亮华夏的天!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今我中华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新的栋梁,让我们于东风起舞处,争流于百舸,扬帆起航!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