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岁月——杨绛》读后感700字

岁月失语,经典能言

读《书香岁月——杨绛》有感

杨绛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题记

茶余饭后,一本好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无论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热血,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都能带给我一份快乐,一种幽思。而这本《书香岁月——杨绛》如甘泉般,慢慢沁入我的心扉,用平淡又朴实的话语一点点将我的心包裹,使我沉浸在杨绛先生的故事里。

这是一本由沈小兰从杨绛先生的杂写杂忆及散文中摘录并融入了自己心得和体会的一本书,讲述了杨绛自小直到与钱钟书结婚的事,全书贯穿了父母等亲人对杨绛的爱,还有杨绛对书籍的热爱,如书香般芬芳悠长,隐于岁月的长河里。而在这本杨绛先生青春的剪影中,大姐二姐、阿七阿必带给她的无限乐趣,四合院的嬉戏玩笑,回南中的疲惫与欢笑,还有沙岗小学中的厌恶与新奇都为这本画卷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我在书中最欣赏的人物当属补塘先生,其学识之渊博、思想之深邃实属大家风范。还有对子女的关爱与尊重,当杨绛先生面对文、理选择犹豫不决时,补塘先生说了两句话:“没有什么该不该的,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在面对女儿人生道路选择上,补塘先生将选择权交给了女儿。读到这里,我不免有些惊讶,虽然从小就在书上见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就是兴趣”等诸如此类被反复引用的名言。但到了现实和长辈那里,便不得不大打折扣,取而代之的则是实际生活中有用的。

补塘先生教育子女做事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让我感触很深。他要求阿季抄状子时必须用工楷录写,不允许有一个错字;让阿季用白丝线装订书本时,双线只许平行,不许交叉,结子也不能露在外面。诸如此类严格的几乎苛刻的要求看似不近人情,但却使得杨绛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做事一丝不苟的好习惯。这种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让我明白:选择做一件事,就要竭尽所能将其做到完美,如果只是草草了事,那宁可不做。

合上书本,手有余香。在这样温馨的故事里,阿季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闭上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女孩坐在父亲的膝上,倾听着父亲诉说的快乐、节俭、勇敢……多么美好的场景喔,滋润心田,铭记到永远!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