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妙—汉字博物馆》读后感600字

读《汉字之妙—汉字博物馆》有感

你知道汉字是传承时间吗?你知道汉字是由多少种字体才演变成今天的汉字吗?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汉字之妙——汉字博物馆》这本书。

汉字已经有7762年历史了,是由“汉字七体”演变而来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慢慢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字体。当我打开了这本书,我仿佛看见了许多的文字在向我招手,都热情的介绍自己:我叫“哈”(hā),但是在藏族的礼仪丝绸品中,我叫哈(hǎ)达……,我瞬间明白了这些朋友的来意,原来平时我们都有很多时候把汉字的读法读错了,怪不得他们看见我就热情的自我介绍,原来是为了提醒我。

当我再次踏上征程翻开下一章的时候,这些熟悉的字又都变成了其他的样子,“月“字变成了一个半月型,“车”字变成了一个杆带着两个轮子,原来他们是甲骨文,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所以才能看到“月”字是半圆形的,原来汉字也有这么有趣的时候,随着甲骨文,金文的演变,每个汉字都说着自己的故事。“我叫‘社’,在古代是地主的意思,先秦初期,我还是土地神的名字,也能说是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后来才变成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的意思”……

听了这么多的故事和这么多的学问,我合上了书,揉了揉眼睛,在《汉字的博物馆》中遨游了这么久,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同字不同词则不同意,世界上的文字,也就属汉字这么的有魅力了吧,而且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感人故事,与其说是一个汉字,不如说是一个故事,一段知识,一段历史,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穿梭在现代和古代之间,浏览了先秦时期的庄严,体会了盛唐时期的繁华,感受了中国现代的强大,在感知中华文化的同时,不得不赞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是精华中的精华。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