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初中

【第1篇】

美的含义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先生创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充分地刻画了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贱,让我感触颇深。

小说的主人公是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以及英俊的副主教克洛德。故事讲述了道貌岸然、阴险卑鄙的克洛德为了一己私利设计陷害爱斯美拉达,一步步把她送上了绞刑架,外表丑陋的伽西莫多却不惜生命地保护她。一系列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雨果先生说过:“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就像他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伽西莫多和克洛德。伽西莫多他虽然相貌奇丑无比、面目狰狞,但是拥有一颗水晶般纯粹的心灵,他是“真善美”的代表。克洛德副主教表面上德行高超,内在却是蛇蝎心肠,他自私、阴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心狠手辣之人。这种美与丑的真实对照,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爱与憎。

读完整本书后,我反复回想书中的场景,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美的含义。一个人的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是有形的美;而内在美却只能用心灵体会,是无形的美,更深层次的美。在现实生活中有像克洛德这样的伪君子,他们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长满了虱子;但更有像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一样内心美好的人,正因如此,我们所处的生活才充满了温馨与爱。

这让我不禁想起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们,在抗击疫情期间,以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为代表的一些英雄人物,他们坚守内心的大爱,不畏惧病毒和死亡的威胁,奋战在救援一线。还有那些在边界忍住严寒酷暑为祖国默默站岗的军人;每一次国家遇险后第一个站出来的那些人民解放军战士们;为了“少年强,中国强”到那些偏远山村去支教的老师们......每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都使我感动不已。我要为他们点赞,打call。

现在的我也许还很渺小,但这本书让我坚定了要做一个无私奉献、勇敢善良的人。人生道路还很长,在“变美”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能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如果要为这份初心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第2篇】

人性与欲望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巴黎,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与坐落在其中的圣母院一样,它似乎始终高贵、典雅、严肃庄重。而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好似一把尖锐的刀,毫不留情的划破了那漂亮的外壳,露出里面恶臭芯子。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极其鲜明,极具讽刺的小说。圣母院,似乎是巴黎极其权威的地方,它是教堂,悲天悯人,接纳世人,洗涤罪恶。可圣母院却拥有上万个雕像,身处黑暗,虎视眈眈地凝视着过路的信徒,它们似怪物,似恶魔,影射出当时人们心底的污浊。象征着“善”的教堂却修筑了如此多的“恶”,实为讽刺,而又令人胆战心惊。

爱斯美拉达,作者将最纯洁的善与美都赋予了她:为了救人,她不惜与格兰古瓦“结婚”;在卡西莫多被绑在刑架上时,她因一时的善意给他喂水;在爱上腓比斯后,她充满幻想,教小羊写心上人的名字。她单纯、美好。而这个社会是怎样对她的呢!她幼时被掳,与乞丐生活在一起,爱上腓比斯,对方的心中却只有利益,没有情感;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因嫉妒杀死腓比斯,却转而诬陷爱斯美拉达,导致她最后死在绞刑架上。她是善良的化身,是纯洁的精灵。她很干净,没有一丝贪欲,一丝恶意。可正是这种干净,才导致了她凄惨的结局——干净使她与这个浑浊的社会格格不入,她注定无法与之相融。

而爱斯美拉达的两个追求者:弗洛罗与卡西莫多,又象征着另外两类人。光鲜如弗洛罗,贵为副主教,他受众人尊敬,他自律严苛,他似乎是成功的代表。而他的爱却扭曲、病态、偏执: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一定要得到,如果我得不到的话就要毁掉它,别人也无法得到。自律严苛仅是他的保护色,他仅是一个人性泯灭、被欲望支配的恶磨;丑陋如卡西莫多,即便受万人唾弃,被养他的弗洛罗如奴役般使唤,但他却热诚、守礼。如果说沸洛罗的爱是掠夺,那么卡西莫多的爱就是守护。他有欲望吗?有,但他的人性远胜于欲望,使他能克制自己不伤害心爱的人,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她。

这三个极副反差的人在雨果手下上演了一部圣剧,它演的是人性,演的是欲望。人性是高洁的,是美好的,使我们为爱斯美拉达与卡西莫多的悲剧感到惋惜。如果卡西莫多有一个英俊的皮囊,那么这个悲剧还会再次上演吗?我想会的。当时的社会充满了如弗洛罗一般被欲望支配的怪物,真情难再,利益至上,这是社会运转的宗旨。 正因为卡西莫多被整个社会所抛弃,他才未沾染上那些令人作呕的欲望:正因为爱斯美拉达被受人嫌恶的社会底层所保护,她才生得纯洁无暇。若卡西莫多生得英俊,那他所在的社会注定与真诚的乞丐不同,而是充满了“怪物”,也许他很快就会被欲望侵染,成为怪物的一员;就算他坚守住人性,但成千上万个“弗洛罗”都在渴望亵渎爱斯美拉达,内心纯善的人注定无法立足于这个社会。

从《巴黎圣母院》 , 我们窥探到了人性的“恶”——欲望。它似毒品,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一个人,推毁一个人,却又叫人上瘾,叫人沉迷,明知危险,又忍不住去触碰。我们应当守住初心,维护人性,我们生而为人,而不是满心满眼都是欲望的怪物。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