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感悟800字

【第1篇】

旅途虽远,苦为哪般——读《文化苦旅》有感

从西北到东南,从上古至如今;旅途的风尘仆仆,历史的烟尘滚滚;从漫天黄沙走到大雪纷飞,从骄阳似火走到烟雨朦胧,从晴天走到雨天,从年轻走到苍老。一本《文化苦旅》带我兜兜转转了大半个中华,饱览了大好河山。可这一趟下来,却让我无法陶醉,无法沉迷,而是难言的苦涩刺上心头,充满无力感的苍老将我淹没。

开始阅读之前,我就十分好奇“苦旅”是个什么意思。当时的我就把这个“苦”定义为“旅途的劳苦”。可刚读完前几章,我便意识到这样的定义,实在是大错特错。“旅途的劳苦”苦于身。这样的“苦”在作者的眼中,或者说在一个追寻着历史的足迹的文人的眼中,不值一提。真正的苦,是苦于心中,涩在心尖。

旅程的每一站都笼着深深的历史厚重感。作者的笔,将那伟大而雄壮的时刻展现在我的眼前。每一站,从幼芽到新叶,再到磅礴与壮大。那些建筑,那些人,由小变大,由近到远,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在他们身上,反映出中华文化的良知与令人起敬的人格。我不禁肃然,不禁动容。

可余先生竟是这般的残忍,他用笔,将这些美丽的图景,将这些人和物的摧毁,血淋淋的地摊在我的面前。悲剧,就是把美的事物毁灭在你眼前。这旅途中的每一处,好像变成了一场场悲剧。我的心在抽痛,在滴血,在大喊着:“不要!”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因为真正残酷的不是余先生,是历史。

余先生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引发人生的沧桑感。”历史的真实,太过真实,总是冲击着人心的自然欲望。那一声呐喊,在历史的面前,倒显得自作多情。历史是漫长的,是粗线条的。而人在历史的勾勒下,变得局限。

历史还在毁灭,也总有一些人向历史大喊:“不!”他们也会立刻发现,在历史面前,一切时间和空间都如此渺小,如此无力。无力感,苍老感。无情地涌来。

到如今,我才算明白了“苦”是什么。苦不是痛。痛可以化为振作的力量,再次点燃希望。苦充盈着苍老与无力,是痛到麻木,是累到极度。这便是文化所拥有的苦涩后的回味。

一本《文化苦旅》,从年轻走到苍老,从苍老走到年轻。

【第2篇】

人生的旅途——《文化苦旅》读后感

人生的旅途,是无比艰难的。就好像在迷雾中航行。《文化苦旅》的作者,是和我同姓的人,这可能是一种缘分。为了了解文化的含义,他毅然辞去一切职务,踏上了追寻中华文明的旅途。在书的前半部,他写出了一桩桩让人回味的故事,而这一件件令人回味的故事都与传统有关,无论是信客还是牌坊、寺庙。都像是一场场梦,真是应了这部分的名字:如梦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作者的中国之旅,就开始了。

《文化苦旅》,是一场艰难的旅途,是一场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文化的一场有意义的旅途。同样也是一场充满苦难的旅程。这就是为什么起名叫《文化苦旅》的含义了吧!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了解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身心顿时提高了一层,我不仅了解到了文化的伟大,还明白了古人当时的思想与社会情况,还有他们社会和科技的先进程度。在我阅读的同时,我的身心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进入了书中,体会到了作者所想到的、经历到的、体会到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了解到了作者的性格,我常常认为,每个人写的书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的性格都体现在每个人的书中。

阅读书籍,就是了解一个人。通过此书,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作者的勇敢,和不为艰险的精神,也知道了作者为了了解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但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人生道理。更明白了作者善于观察周边的一切事物。我懂得了中国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写了许多景色,场景都截然不同,有海、还有夜晚。不仅写了景色,还写了人物事物,有某人的遗言、还有为妈妈致悼词。这不仅写出了文化的苦旅,更写出了人生的苦旅,写出了人性在生命旅途中的苦难,人在生命中会经历的一切磨难和痛苦,这更是一种人生的苦旅。

文化苦旅,苦旅苦旅,必定是一场痛苦的旅途,虽然痛苦,但却能让人经过锻炼,让其内心变得更加坚强。余秋雨先生想必也是经过这些磨难,才能写出这些让人觉得深入心扉的故事,这也是苦旅的含义吧!人是要经过磨练才能成长的。

人生的旅途,也是文化的旅途!

【第3篇】

路,就是书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路;亦没有绝对的书。人生的路就是由书一本本铺起来的。书是由人经过旅行用经验一点点书写的。路,就是书。

从我幼时开始迈步前行到现在,脚下的路最多的都是枯燥的干涩的,那是由一本本教科书铺成的。当然童话、文学小说等也为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和缤纷的色彩。而当我行走在《文化苦旅》上时,路是荒芜的,是厚重的,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荒芜,无由的让人生出一丝无力和悲凉。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文革中学者文人的痛苦,看到了历史中那些令人懊悔的时刻,徒生苦涩。

看《文化苦旅》就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回溯历史。然而这些被书写的历史是沉重的。宁古塔,臣子的恶梦。许多臣子们犯了罪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流放,而宁古塔便是流放之地。因犯罪被流放的臣子们带着家人和无辜的连株者经过长途跋涉,到这苦寒之地居住下来。他们满心期望的等着平反,却眼睁睁的看着家旅世世代代的流放下去。一无所有的“罪人”们相知相识,背靠着背汲取温暖。他们从苦痛中挣扎出来,创造出了一些文明,为这苦寒之地带来启蒙。但是“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在这般沉重的,封藏多少有志之士的历史中。他们站在东北方,像黑暗中的一朵火焰,微弱而明亮。他们是高贵的。

我看着书,走过了这段历史。路是灰暗的,但抬头能看到破开云层的阳光。

在书中看到了令人高兴的一件事,那便是在所有的古文明中只有古中国文明完整的流传了下来,缘于它的“平易近人”,缘于中国的科举制等原因。令人遗憾的是,古文明仅是流传下来了而非传承下来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新兴文化为主的时代下,它被排挤到了一边,即便是政府呼吁,真正去学的人又有几人?书中隐隐批判了中国缺少公共领域的精神财富,缺少创新,然而中国是在发展的,黑暗的历史拉开差距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精神文明上的。总有一天,在努力下,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黑暗历史,我所认为的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时期和文革时期,在《文化苦旅》中的人生之旅部分就写到了作者尊重的大师们在文革时的悲苦经历。他们被下放劳动改造,被批判进行思想教育,他们苦,咬碎了牙只能往肚子里咽,不能向家里人说。有的甚至是家破人亡,众叛亲离,一腔爱国热血生生变成寒冷。这是文化界中的黑暗,让我这远离这段历史的人都能嗅到里面的血腥。这段黑暗也导致了此后中国文化长时间止步不前,甚已退后。然历史后,有些人民还在批判这些文人大家们,自以为是。

我走过这段路,看到书中弥漫了血腥和黑暗。

读《文化苦旅》,有一种苦涩,茫然和悲凉,但却又透露出点点希望,让人回味,坚定与欢喜。我踏在路上,看到了苍茫,看到厚重,苦闷的让人心酸,然而望向远方的尽头,有无尽的光明和希望。

【第4篇】

 置一缕清风于仞岳之上

——读《文化苦旅》有感

初见《文化苦旅》,只觉它的厚重、深沉;重温《文化苦旅》,却有着清风一般的轻盈、愉悦、荡气回肠。

“路,就是书。”这是余先生回答关于“书”与“路”关系的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中国的历史太过久远了,任谁也抵不住那种沧海桑田,但土地能;书也能。于是各处的古迹成了一方历史的管理员,他带着满脸皱纹向我们讲述着他已经讲了几千年的话语。可惜我们没有听见,但余先生听见了,而且他想让更多人听见,于是他尽量的将土地所固有的厚重与文字的轻盈结合,就好像置一缕清风于仞岳之上。清风,清而不实;仞岳,厚而压抑。故,有清风必有仞岳,即,路,就是书。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这是对历史的慨叹,对现在的无奈。在余先生的文章里,历史的厚重之感总是很明显的,当他看到残破的敦煌壁画;寂静的避暑山庄。他在想象,他想探寻一种解释,对于现状的解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他痛苦于文化的遗失,更无奈于精神的断层,于是笔下就会生出些高山,给人以压抑之感,但是我知道,这就是所谓“苦旅”。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风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这样朴实的景色描写却在文章中显得更为轻盈,如见多了高山而忽然见着了清风伴流水。这就更有着散文的韵味,这些在途中见到的景,也带走了心中的不安与压抑。清风徐徐,绿水潺潺。

在此之上,余先生不仅仅写的是自己所探寻的景与事,更是一种态度。于他,这是一场有关他的人生之旅;于世界,这是一场有关世界的文化之旅。它不仅是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探求,更是为了世界文化,辛勤多年,终将自己对文化之感融进了这本书中,也让我们融进了这本书中,跟寻他一起进行这场“文化苦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