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党史读后感700字

回首来路慢慢,矢志不改初心

—— 读《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有感

千秋历史,四海九州。红船见证了民族的崛起也见证了历史的更迭流转。四十年筚路蓝缕,七十载长歌未央。丰功伟绩讲不完,浴血奋战把国建,鞠躬尽瘁谋发展。值此良机,让我们高举“红色精神”之旗帜,转动红船这一“时光机器”,重温建国之征程,砥砺吾辈之前路。 

回收盛世往昔,峥嵘岁月漫长。

盛世将颓,临渊而立之际,无数文人志士为国请命,扶大厦于将倾。百年沧桑间,遭受过无数深重苦难,文人志士为国请命,呼号奔走。民族危亡,内外交困,如同“一潭绝望的死水”,但明知艰险的情况下,闻一多投笔从戎,为国家理想斗争,奋战到最后一刻;少年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以身许国带领党改变中国历史。而国民党内部的巨大矛盾,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为理想,开创了中国的崭新局面。

建国大业初始,磨砺使得玉成。

开国大典五十四门礼炮齐放二十八响,拉开了新中国的帷幕。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面对未知与挑战毅然选择独自攀爬,登高远望,栉风沐雨的往昔岁月见证了他一生的坚守;“坐冷板凳”的先行者“草人”任继周,八十长存虔敬之心,九十外纳清新,善养赤子之趣,简练人生;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晓行夜宿寻庠序,弦歌不辍避风烟。中国这片昔日累累伤痕的荒原,在这些人的付出下,如今连云烟都斑驳着辉煌,高铁飞驰于各色土壤,天眼洞察着亿万光年外的霞光,精准扶贫铸造华夏的万里辉煌,国产飞机划破苍穹肆意潇洒。

圆梦中华复兴,吾辈定当自强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青年一词,之于个人,是一段朝阳初升,之于国家,是敢叫日月换新天,奋勇趋前的勇气,之于时代,更是开拓创新力撼世界的中流砥柱。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至于当下,当我们为“无障碍地图”震撼时,轮椅少年方坚泽,用有限的身体,过无限的人生;当我们为灵鹤优美的身姿吸引时,徐卓一家三代守护,不忘初心;当我们受益于石墨烯的便利,海啸及后浪曹源不驰于梦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将小我融入大我,砥砺前行,才能不负建国初心。

昔人已逝,勿忘;来者可追,勿惧。红船精神,心潮涌动。吾等必怀桑弧蓬矢,将子拭目以望,红色未来,留得万古香。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