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之世界,融合百家

夏、商、周,再到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我们的国家不停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每一个新朝的开创者,不论暴虐与否却都在它面前恭恭敬敬;它从上古流传至今,记载了先民的智慧与汗水;没有人的一生能避开它,正如人也离不开烈阳银月;它不似刀光剑影,却能一招入骨,它就是文明。一个数千岁高龄却依旧活跃,看遍了世事沧桑的祖先。

请允许我用“祖先”来称呼它。不要感到奇怪,纵观世界,当同时代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时,中国却依旧屹立,纵使它也曾满目疮痍过。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只是因为文明的失落。它们的文明,连同辉煌的国度,一起深埋在黄沙中,而我们的这位“老祖宗”却依旧在给我们讲述“武王伐纣”,讲述“人之初,性本善”,古老的文字,还能给我们最初的感动。

并不是说中华文明就带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华文明依旧脆弱,旧有的小农经济体制,文化研究的偏向性,地域的封闭陌离,都是它的软肋,可如此“脆弱”的中华文明却依旧璀璨,便是因为它懂得传承,懂得交流与融合。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文化与人的混合产生。人是载体,而文化是内涵。

从我们身边来看,我们的文明并不高高在上,它是从古至今,就融入我们骨子中的。

单从文化来讲,人人都已离不开它,从古至今皆如此。文化渗入了大街小巷,渗入每一扇紧闭的门、每一间粗陋的房。春节前每家每户门口的春联,折扇上泼墨的书法,都彰显了文化的底蕴。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这也已成为一种“习惯”。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汤圆、春节的团聚,这种文明与生活的高度融合,正是中华文明经受岁月打磨而不朽的关键。

中华的文明,几经波折,早已被添加进了更丰富的色彩。五千年的浩浩文明,“包容”二字始终流淌其中。

佛教东入,南北交流。中华文明绝不固步自封,这是它走向巅峰的关键。便如当年盛唐的长安中,罗马、希腊、印度、波斯,各国人与商铺在东市与西市随处可见,少年们着胡装,在银鞍白马上飞驰于街道。

在我看来,近代中国所受的大劫难便是因中国文化在那时偏向了极端而失去了包容心,在浩荡的世界之潮中认为“天朝上国”应有尽有。幸而被一批有识之士纠正,才有了今日的现代化中国。

而从整个民族的层面来看,千年时光中,唯“敬”之一字为真理。先民们敬天、敬地、敬鬼神,敬的就是一种有形无质的“文明”。

文明经过时间的洗礼,早已融入到了生活中。遥远的古时,目不识丁的民众会对读书人心含敬意,对鬼神充满惧怕,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封建下的迷信,而是一种传统文明的影响。人们敬它,所以它才会存在;人们敬它,它便与黄土合为一体,构成中华民族脚下的坚实大地。

最近几十年里,外来的文化、思潮不断冲击中国,许多人甚至叫嚣着抛弃中国以前的文化而全面学习国外的所谓“先进文化”。由此便可以看出,当代的人们,对于文明,实在难以说得上是“敬”。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网络上不分青红皂白的“声讨”,便算得上是一种后果。人若连自己的祖先也不敬,那他还会尊敬什么?他有怎能创造真的价值?余秋雨先生认为,百多年来,并未有一人能真正扛起传承中华之文脉的大旗。我认为很正确。我们老祖宗的文明,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已开始倾塌。这是文明的退步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文明传承与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毕竟我们的文明,已有数千岁高龄。

《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的世界,少不了文化,更少不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但什么是文明?我想,没人能一语道破本质。但在我看来,文明是一个民族的魂与骨,它不单独存在,也不高高在上,只有交流与融合,才能让文明真正地传承下去。

顺应天时,以成人文,观之世界,融合百家,这或许便是中华文明。

我们的文明无处不在,不信,就打开窗,看看那天、那地。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