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一世桃源

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隐”文化独树一帜。它是河上扇动羽翼的一卷蝴蝶,是停驻于河畔的一寸傲梅,是河面轻轻拂过的一叶扁舟,是河底肆意绽放光芒的一枚珍珠。

历史上,多少风流志士寄情山水,隐居乡野。面对繁华奢靡的帝王城,他们似乎更向往绿水青山环绕的恬静乡野。“宁做林中闲云鹤,不做笼中金丝雀”正是他们的心之所向。

隐,是古人不与污浊为伍的傲气。

世人盛爱功名,予独爱隐世。这应该是陶潜的真实写照。曾几何时,他也想追随士人的脚步,入朝为官。但当他真正接触到官场,却被他的污浊灼伤了心。正直的心脏只有那么大点地方,是容不下官官相护、权钱交易等肮脏行为的。

那时的官场就好似欲望的沼泽,充斥着名利的瘴气。怀有贪念的人往往会弥足深陷,被欲望拖向毁灭的深渊。而即使是正直的人,也难免会被名利的瘴气荼毒。想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其难度可与摘星拢月相媲美了。想要保持自我,唯有弃了官场,到纯净乡野中洗涤心灵。

或许有人曾问过他,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抗争。该如何抗争呢?是凭借自己的赤手空拳与他们搏斗,还是凭着自己的犀利言谈与他们争辩呢?似乎哪一个都不现实。陶潜不过是个小小的文人,没有富可敌国的家世,也没有手握重权的庞大势力,与高官的斗争不过是蜉蝣撼大树罢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洁志向的表现?

隐,是古人寄情山水的风骨。

当陶潜遨游在山水之间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性本爱丘山”,田园才是他真正的归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撷一篮墨菊,恍惚抬头,着一袭青衫的高山直直坠入眼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沐浴着浅阳去田间耕作,晚上点着清冷月光缓缓归来。“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静坐于庭中,欣赏幽兰摇曳,细品淡雅芬芳。正是因为陶潜保持纯粹自我,才能于月下独酌,花间浅唱,于松山听泉,古刹闻钟。

隐,是当代人浇灌沉静心绪的琼浆玉露。

当代著名作家白落梅亦是隐士中的一位。白落梅,一个低调含蓄,专注于笔下绘字的人。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快的时代,人的心是漂浮着的,如同天空中的云着不了陆。城市的喧嚣让人浮躁,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疲倦。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白落梅才会选择于远离城市的湖畔筑起落梅山庄,静望云卷云舒,静赏花开花落,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大自然大概真的有让人沉静的魔力。隐居后,她写下“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这样诗意款款的文字。她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却收获了乡村的宁静闲适,收获了令人赞不绝口的诗意文字。

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细品“隐”的内涵,细赏“隐”的风骨,必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开出与众不同的花朵,于世界文化这片丛林中屹立不倒。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