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走向伟大作文2000字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4-22 16:33:40 我要投稿!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之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 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收到了冷漠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孤独的人不言孤独,偶尔做出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这是贾平凹在《孤独的走向未来》中诠释的孤独的真谛。孤独通常是伟大的伴随者,但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但那些超越时代,发出新声的伟大者,往往要忍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深深孤独。
一个人的伟大,是拥有空前绝后的思想和理论观点,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高度,是发现前人未发之真理,创造前人未创之事物。这样的伟大者是一个平凡世界中的脱俗者,走在时代前的先觉者。他们超越了大多数人。虽不被理解,被排斥,但他们坚自我,必会得到后世的肯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伟大和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有不被理解的地方。伟大的人会孤独,但孤独的人不一定伟大。譬如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作家,诗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的悲秋感怀;“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的孤寂悲凉;“几日添憔悴,虚飘柳絮飞。”的哀怨思愁。“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的伤春怀人。但又有多少自言孤寂的文人是真正伟大的呢?
诗圣杜甫算的上其中最伟大的一个。在唐朝一片清新飘逸的升平歌舞之中,他将诗歌的视角转向这支离破碎的大地,转向辛苦遭逢的民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写实主义风格。然而在那个人人都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盛唐幻象人们,谁有听得懂他《丽人行》的深切忧患呢?谁又能欣赏他《三吏三别》的深切悲悯呢?无论“朝扣富儿门”时的杜甫,还是“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都寂寞无名。直到百年之后元稹发现了他的价值,直到韩愈发现了他的光焰,但这光焰却光芒万丈,千秋不灭。
晚清代诗人黄遵宪算一个。在诗词仿佛已经写无可写,意象的运用已经成了拾人古人牙慧余唾,成了充满套话的文字游戏时,他将新事物融入诗歌,开启了近代的诗界革新。于是古典诗词不再是吟风弄月、伤春悲秋的老调调,新时代的生活,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文化风貌、政治风云、社会矛盾在他的诗中得以呈现。但是他那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的《哀旅顺》、《哭威海》这样的诗歌,又被当时多少人真正欣赏了?甚至有多少人认为这就是诗?这就是创造的孤独,超越的深深寂寞。
他们都是时代的伟大之人,他们因超越时代而不容于时代;因拒绝平庸而喜欢孤独;因喜欢孤独而伟大。
鲁迅《孤独者》中魏连殳作为一个受过民主思想熏陶,首先开眼看未来的“先觉者”,在故乡偏僻的小山村里被看做异类,甚至被孤立排挤到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是一种怎样的沉痛的孤独?同样孤独的还有《药》中想拯救世人,却被世人做成了人血馒头的夏瑜。孤独的还有《在酒楼上》曾经以斗士自居后来却日渐消沉的吕纬甫。孤独的还有《过客》中只能一步步拖着疲惫的身体孤独前行的行者。这些也是鲁迅本人的孤独,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深深孤独,作为时代先觉者整整一代人的孤独。
“我舍不得这画一般的风景啊!”“那就再站一会吧。”
“你看那城里的田上有一个人在走路!”
“这便是人生的一幅缩写图啊。独自一人走在冷清清的长途,孤单单的多寂寞。”
这是郁达夫对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郁达夫的孤独是源于自卑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接受了外国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自卑,忧郁,怕生,绝对自由,放荡不羁,不接受任何形式上的约束。郁达夫童年生活中铭感最深的便是孤独,在孤独之后,是艺术家孤寂悲凉的生成和心理积淀,这一造就了他忧郁婉转的写作风格。
而陈子昂的孤独是与天地并存的。在政治上,他失意;在文学上,他寂寞。坚持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是苦闷的。盛世初兴,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当时宇宙的浩瀚,天地间永不停息的孤独穿透了他,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了古往今来的孤独。他感应到着巨大的力量,却注定会摇摇欲坠,不堪受用,只能怆然泪下。
一帆风顺固然值得羡慕,但那天赐的幸运不够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唯一稳当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针。无论你绕得多远,无论你被阻挡的多么严密,只要不忘记方向,就会有达到目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