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无与定论

球王贝利身出寒门,喜得贵子却不认同其未来取得非凡成就的可能性;银行HR实习分析,综合甄选联系出身却得出“寒门难处贵子”的结论。反观当今社会热点,有北京状元熊轩昂坦言“阶级固化”,也不乏寒门出身的北大才女刘媛媛“寒门能出贵子”的铿锵声响。由此可见,寒贵与否对人的未来发展是否有那样决定性的影响尚无定论,可阶级固化对当今的世界推崇的“公平”而言无疑是致命的问题。

以古代象征着“公平”制度建设之一的科举制所延续而形成的高考为例,足以明晰见得阶级固化的存在。有不少人感慨之前的“黄金时代”,可却忽略了“寒门易出贵子”的物质基础。在当时,无数优秀知识分子被迫扎根基层从事教育,使得城乡形成教育差距缩小的局面。如今多元开发的社会,使得优秀教师们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毫无疑问,城乡的差距将会因为优秀师资的流失而进一步拉大。即使有国家助学制度的支持和招生项目的优惠,也无法挽回基层教育水平不足的问题。而师资的缺失将会使农村学子的学习陷入迷茫,最终在一次次的考试和极少的机遇中自我淘汰,失掉与城市学生比肩的自信力与实力。农村考生基数之大使得重振“寒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BBC的纪录片《49up》中,那些从小受优秀文化熏陶的孩子最终在社会上都获得了较高的定位,而所谓“寒门”出身的孩子无论是否努力拼搏,其对与社会资源、财富的不安全感都导致他们沦为“凡人”。究其原因,是分数决定论限制了他们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堕落”在中国也是极为普遍的。纵然高考的性质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也不能忽视那农村莘莘学子为突破阶级固化所做的努力,因此为促进阶级流通与教育平等,国家对素质教育仍需重视,这样才能让中国每年新增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贵”得可持续。

国家制度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然而制度的缺失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努力的理由。无论处于哪一阶层,只有秉持着不断努力的热情,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与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打破阶层定论,自由向上探索未来。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