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迷娘歌》原文及赏析

《〔德国〕歌德·迷娘歌》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桔橙金黄,

骀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桂轩昂——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圆柱高耸的大厦,

那殿宇的辉煌,和房栊的光华,

伫立的白石像向我脉脉凝视:

“可怜的人儿,你受了多少

委屈?”——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庇护我的恩人,我要与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高山和它的云径?

骡儿在浓雾里摸索它的旅程,

黝古的蛟龙在幽壑深处隐潜,

崖崩石转,瀑流在那上面飞溅——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们趱程吧,父亲,让我们同往!

(梁宗岱 译)

这首《迷娘歌》作于一七八三年,后收入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第一部第三卷,作为迷娘歌唱的插曲,是迷娘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被称为是“德国抒情诗中的明珠”。该诗曾由赖夏特、采尔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恰可夫斯基等作曲达百次以上,流传甚广。迷娘是意大利美丽少女,早年被人拐骗到德国,沦入一杂技班卖艺,受尽磨难。后因威廉搭救,方获自由。在这首《迷娘歌》中,歌德通过迷娘对意大利祖国和家乡的强烈思念与热情赞美,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于意大利的向往之情,从而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全诗共三节。第一小节写祖国之恋。诗人以一幅幅色彩班澜的水彩画,把个花果灿灿、美如乐园的意大利活脱脱地勾画在读者面前:蓝天之下,和风习习;柠檬花盛开于原野;果园里绿树荫荫、硕果金黄;象征爱情的长春默默含羞,而阿波罗神树的月桂则威然屹立、气宇轩昂……好一个光明自由、仪态万方的意大利!这幸福的乐园,难道值不得我们思念、向往?第二小节写故乡之情。 “那圆柱高耸的大厦”,乃指迷娘幼年时居住过的一座乡间别墅(也有一说是指教堂。但笔者认为指别墅的说法更符合原诗意)。那辉煌的厅堂、明净的房屋,还有那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迷娘虽已久违,然而至今却历历在目,其对故乡的一往深情跃然纸上。石像对迷娘的脉脉询问,更是神来之笔,将故乡与迷娘之间的感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更加烘托出了迷娘急于回到祖国和家乡的迫切心情。第三小节描写意大利宛若仙乡的亚平宁山:云气弥漫的山路(Wolke-nsteg),蛟龙出没的幽穴、迷雾中跚跚而行的骡马,悬崖前倾泻奔腾的飞瀑……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幽深而又高远,既明朗而又神秘,其幽美可爱,难言于表。读到此时,我也要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那方啊, 就是那方/……趱程吧……让我们同往!”这就是迷娘心目中没有痛苦、贫穷和欺凌的意大利,也是诗人心目中借以追求光明、 自由和幸福的理想王国。

在表现方法上,这首迷娘歌以对话的形式,通过迷娘向威廉叙说的亲热口吻来描写和赞美祖国,显得真实而自然。诗的各小节开头都采用了设问的手法,从而增添了迷娘对祖国的那种骄傲和迷恋,以至在她称做“心爱的人儿”、 “庇护人”、 “父亲”的威廉面前也“卖起了关子” !这一方面烘托出了意大利令人倾倒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刻画出了迷娘与威廉之间的那种亲密,此外,诗的每小节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形式,节尾三行除个别字改动外均重复出现,这不但有利于谱曲演唱,使节奏强烈,和谐动听,而且突出了主题,强调了迷娘对祖国怀念的热烈与急切之情。

(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