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普察洛夫《春天》原文及赏析·〔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瓦普察洛夫·春天》

 

早晨刚刚降临大地,

松林里就有白鸽喃喃细语。

它们欢腾雀跃,

把银色的羽毛抖落在草地。

我的心啊

是多么的欢乐畅快,

就象长上一对翅膀,

翩然飞翔在云际。

 

初升的太阳

给松林洒一片朝晖,

我把明亮的眼睛

微闭。

当我合起双眼——

明媚的春日

又将把我

亲吻偎依。

鸟儿自由地翱翔,它们的歌声

嘹亮清脆

广阔的天空,任它们盘旋翻飞。

它们的歌中,有一首激动人心的

颂诗,

我们明天将带着它

去迎接金色的朝晖。

(冯春 译)

诗如其人。

事实上,作为革命家、保加利亚工人党领袖、诗人瓦普察洛夫战斗的一生,可以看作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一束献给苦难祖国的鲜花。我们鉴赏瓦普察洛夫的诗,首先要了解他的革命情操,从这点出发,便不难寻到他诗的真意,不难感受他气宇轩昂、磊落正大的胸怀,也就不难理喻他文字形象之外的别有所指。

这是一把钥匙。

二十世纪初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硝烟暂时停歇,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希腊等虽从土耳其长期奴役的枷锁下摆脱了出来,但帝国主义仍利用沙文主义情绪,在各战胜国之间挑拨离间,煽动民族仇恨。战火又重新燃起。保加利亚资产阶级政权乘战争之机大发横财,政府加紧压迫剥削、横征暴敛,阶级斗争急剧尖锐化,反抗怒火遍地燃烧。

瓦普察洛夫就在如此深重的民族仇恨中诞生,战争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伤感的色彩。

早在航海学校实习期间, 由于广泛接触具有革命思想的海员,他就产生了激进的情绪。迫于生活而流浪于中东各地的瓦普察洛夫,在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他渴望祖国获得自由,渴望自己的同胞能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他在诗里以较多篇幅所咏唱的春天的含义了。

在瓦普察洛夫留下的诗篇中,以“春天”为题的就有好几首,他常在春天的命题下以首句诗来区别它们。本诗约写成于一九三九年。那时诗人已参加了保加利亚工人党,常领导工人们参加罢工斗争。

充满苦难的大好河山刚从曙光里醒来,但盎然的生气已在各个方面显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连呢喃的白鸽(白鸽无疑是和平生活的象征表象)在灿烂的晨光里感染得活泼非凡,而诗人更以生动的画笔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白鸽,银灰色的羽毛, 草地无疑是碧绿的……羽毛的抖落, 是“欢腾雀跃”的明写。对自由的渴望,对明天的信心, 自然而然使诗人的欢快如插上翅膀的遐想,在云间飞翔。也许在黑暗里过久的探寻,穿过漫漫沼泽后,骤见希望之光,不得不把双目微闭,面对朝阳给松林镀上的金光。在心理上说微闭双目也是接受光明的准备。四周萌发的气息己将春天必然来到的信息传给诗人。明媚的春日如情人一样把诗人紧搂、抱吻。众多的歌声里,有一首激动人心的颂诗,这颂诗难道不就是诗人和诗人一样的革命志士用鲜血用生命谱写的乐章吗?在祖国解放之前他们就是满怀信心地吟唱着它“去迎接金色的朝晖”的。

瓦普察洛夫的诗明快、激越,调子高昂,如战鼓,如号角,读者常被他对革命的必胜信心和强烈的号召力所撼动。他的诗决无语言上的碍滞,由于他热情澎湃,鼓动性强,诗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干枯、乏味。

瓦普察洛夫的诗遵循了现实主义传统,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成分作了很好的揉合。

(柳易冰)